栋栋第一次正式自己走路了

标签:
365行为习惯毕业生就业育儿 |
分类: 生活 |









这几天大概因为毕业就业季,朋友同事小孩或者亲戚在找单位,我因为儿子去年上班了所以跟我交流的比较多。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对于就业的报告和评价,我的思考比较实际,很多都是站在父母和现实的角度,因为在评论评价上即使一个人也是很分离的:情绪化有、道德评价有、自我利益标准有、理性的有,所以在讨论中我有的时候也会询问,跟我工作时候为了方便讨论肯定对需求进行询问。真的,就业的问题跟房价很相像,每个人的情况、要求、经验、感受、条件都很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正确、放之四海的结论,只有适合自己的,更多的是机会和凑巧遇到,这又跟婚姻很类似。
原来看到网上讨论或者被人讨论、发表观点,我也一样觉得毕业考公务员这些好像不理想,也很难以理解。但去年经历儿子的招聘和一年多来更多地与人交流,当然也是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周围遇到同样情况的多了,才改变感受和想法。不过在根底上,还是个跟我一个想法有关系,就是人的行为习惯比现实的回报可能更让我关注。所以前两天人家问我银行的岗位时候,我就说,不要去管什么岗位,工作岗位都会换的,更需要关心的还是银行总体来讲还是正规的,上班准时,对于小孩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很有好处,也让人放心,这应该是父母最为关心的。至于收入这些,可能不高或者低,但现在很多还是要靠父母的,小孩有好的习惯,首先给的就是放心,安心比什么都珍贵。同事也认同这个观点。
为什么有些条件好的也还是希望小孩去公务员、大型机构去上班,稳定的预期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我估计更多的还是希望小孩在走上社会时候有个良好的起点和环境,可以更容易地接触这个社会又不容易变坏。象收入这些真不是最大的考虑,否则连汽油费可能都不够支付,不要说下面的买房、结婚、生子了,这些主要还是要靠父母去支持的。为什么这样的环境会好一些,这个跟规范有关系,从大环境讲,这些大型机构可能缺乏创造力、没有激情,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毕竟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尽管进去时候起点很低,但是可以通过接触这些社会,同时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人也是最好的约束;也许不会遇到令人无比崇敬的榜样(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整个工作没有激情或者想象的丰富,但真正能够有激情感到非常前途的工作其实是不多的,看到人家现在有的光环都是经历了低谷才有今天,今天只是看到成功的光环。但是作为父母要担心的还是概率,只要有条件就希望能够安稳一点的,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可能上,这就是大型机构可以给人放心的感觉:严格的制度可以约束人不至于散漫、可以形成制度的理念、有助于从更高的层面理性地去理解工作和面临的问题、相处的人一般不会太傲慢或者没有是非观、行事容易考虑到协作和理解别人和团体,这也是单位的价值,这些素质的培养还是有点帮助的,今后即使自己去做事同样会影响一辈子,有好处的。当然的,因为接触的人可能都属于相对安稳的,也就不会太过高的炫耀、另类、随意,简单地说就是会比较稳定安心。平常平凡也带来平静平安!
当时在招聘阶段,我跟儿子其实也是一样的,也同样为是否成功感到担心的。当时他问我,如果录取了是否一定要去,他说企业也是可以去的。那时好在研究生也被录取,我心里至少还有个底。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如果录取了当然去银行,最好不要去企业。企业什么时候都有机会的,但银行不是。我的担心是什么,企业的情况或者内部人事绝对要比银行复杂,当然有好的企业和好的管理,但我遇上的真不多,遇上好的领导和同事的机会有,但不能冒这个风险,特别对于本来就自己选择了金融专业的。真的,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收入或者前途这些,我更关心人能不能有个好的行事习惯,这对初期和现在的我们其实都是一样,当时我谈了我的经验感受,去比较。有没有心里接受不重要了,好在现在他已经在安定的工作中,可能也觉得很没劲,这我也一样遇到过,每个人都会遇到,看怎么去克服,至少大的单位相对更容易去适应好这个阶段,知道平凡其实是生活的主体,除非自己特别的突出。
今天还看到社科院一个报告。社科院的报告不一定准确,但有个数据倒跟我的判断有点类似,即一般大学的文科应该是经济类的就业要好于理工科的。这个也容易理解,本来大学主要还是理工科的多,再说经济类的也就这这么几个专业,不像理工科有那么多的选择。选择专业简单一些,没什么好多选的,另外大部分公务员、金融机构要的也是经济类的多,有这样的数据也属正常,可接受的。
另外,考公务员和大型机构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我是大学读书过来的,生活经历简单,我想在选择上面更多的也主要依靠公开渠道,也只有这些可以有公开的渠道了解到信息,可以去报名考试,就会有机会。其他很多再好的,跟我们还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可能需要特别的渠道。
所以,我更加关心行为习惯,普通人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今后成长和事业机会的基础,即使到我这样的年龄也同样是快乐幸福的重要保障。大起大落可能精彩,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适应和闯出来的。中午在与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也讲,我现在可能有点累的但心里还是很轻松的,儿子没有太多的异想天开或者过于出色也算懂事,这样他们舒服我们也安心很多,可以多照顾,至少不用太多的付出就能够获得好一点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满足。平常的确平常一点,但做人都一样,人家关注的结果我们做得都已经可以了,也就不要去非得人为地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