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天在淘宝上逛街,也体会了一把逛街的乐趣,也很真实!昨天又买了一台德生S2000收音机,1550元,这是我第三台高级的收音机,我第一部全波段的收音机是在89年买的,德国产的,当时还在请假做家具;第二部92年在出国人员服务部买的SONY,后来又买过三台德生的收音机,这部专业的可能比前面的都要好。很长时间没有听短波了,当然这也是网络和整个社会环境信息爆炸带来的结果。购买也许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当然现在购物更多的都已经不再为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发展一种乐趣,只要能够愉快就是值得的。
喜欢各种各样的电器是一直的习惯,随着科技的进步,好像该有的都已经有了,再也没有20年前逛解百家电部时那样的感觉,喜欢逛商场,但原来逛的家电部已经很少去了。曾经经常去的电脑城也因为家里的电脑、各种数码产品都已经不止一套,软件因为使用的关系也不再需要购买,除了有的时候去看看片子,也没有太多的兴趣。现在能够经常去的就变少了很多,只有书店、音像店、食品超市这些。
因为要买电子书,开始在淘宝网上寻找,而寻找的结果就是喜欢在网上逛街了!其实之前在网上也买东西,我家第一只狗笼、U盘、书都是。书是在卓越网上买的。但总体不多,也很少逛。
这次看着电子产品,又好像回到了20年前的感觉了,当时也刚刚是要买音响这些的时候。我也一直非常珍视这段经历和感受。当时为了拥有就要等待、等待中就有很多去店里看看的冲动、买回来左看右听地欣赏一段时间。还有就是进步清晰可见。那个时候刚刚进入组合音响的阶段,音响店也不少,为了买音响跑了不少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有着无穷的乐趣,当时买的是钻石组合音响,还是胶木唱片机,CD机时后来才配的,价格也很贵,将近3000元,还是认识便宜的,现在想想当时的3000就相当于现在的3万水平,92年这些都很贵,这套设备到了98年买的第二套欧琴音响后就淘汰最后在05年搬到现在的新家时把剩下的音箱也扔掉了。搬进新家又买了一套奇声,把原来的欧琴放到客厅了。现在音响店已经很少见到了,百货公司也就飞利浦等很少几种音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很多人都在电脑上看电视所以音响不在使用了。我还是天天用音响的,听音乐特别是看片子。东西可以不是名牌或者档次低一些,但首先要考虑的还是有用。也许以前曾经的音响热只是一种面子,当然在我不是。
逛街又看到不少好的音响,再次激发起买新的音响的欲望了。太贵的也买不起,毕竟不是发烧友,还要吃饭、供学费,还要准备为儿子买房、买车,压力真的还很大的。但我感觉现在的压力要比过去小多了,现在很多的压力主要还是集中在房子上面,其他的东西都还是可以承受,立即可以消费的,不需要象以前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目标,很多东西都当场可以决定购买。我的观念好像都是功能优先,当然跟经济条件有关,如果有很多钱根本不用这样考虑,不过也正是需要平衡、需要选择,生活才会充满着激动,否则就会象很多事情那样,即使逛街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好玩,好像没什么东西好买。昨天我也转了快乐心情的小事,是的,能够快乐、愉悦人心的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只要经常能够有些小事情去做,这样心情也能够保持新鲜。
我也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还需要逛书店、逛音像店,因为总会有新的内容吸引人,总要亲手去翻翻,总能够得到新的体验,最关键的是花费也不大。所以我也很高兴自己还有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很重要的快乐源泉,否则就会感到生活很单调的,即使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野一样会单调的。
我儿子、我夫人这个月里也买了不少。现在支付宝支持信用卡后,我儿子买都是使用信用卡,我给了三张信用卡,两张姚明卡、一张奥白卡,都是附属卡,分工不同,其中一张主要用于网购,买了一千多的东西了。而我买的是电器这些,相对的金额就要大好多。所以单位打同事问我怎么会在网上买那么贵的东西?可以理解,我也同样担心网上购买的质量、交货时间等问题。但我觉得,好像到实体店里买东西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比如现在到店里去现在更多的面对的是太多的营业员、太少的品种,很多东西因为因为有了网购以后就感觉价格太贵,而售后服务,一般来讲遇到的情况比较少,我到现在也只遇上一次,就是这个夏天把卧室的立式空调修一下,因为是压缩机的问题所以全部免费,其他的都没有遇到过。再说,只要货品正宗、质量可靠的话,那么就是修理的费用目前即使付费也还比较合理,都在我的预期之下,所以只要网上买的跟店里买来的一样,就没有什么区别,何况有的店家就是从网上进货的。

所以网上逛街还是蛮有乐趣的。货品多,各种各样的品牌,了解一下都是知识、经验的积累,我又一次跟20年前一样,重新学习音响知识,原来的书除了《CD圣经》还有用,硬件类的都要更新,所以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也只有这么一本,顺便买了两本网上开店、营销品牌的书,算对网上购物系统的学习和体验吧!学习都要有诱因,需要时最好的诱因,在付钱前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可以在短时间里掌握不少的知识,不是为了搞音响,只是掌握一点知识,可以更好地选择。我的确比较相信看书,这也是最省钱最少精力的,然后逐步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经验的成长,可以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让人家看起来像个专家,实际只是多了解了一点。
有支付宝的付款流程,我不是很担心货款的问题。今天中午也刚刚退回来一笔钱,因为周六定的奇声功放1119到昨天晚上还没有发货,什么原因不清楚,店家也不会明说,沟通后还是退款。我估计是没有货,也知道了一点,即使是商城的也同样会遇到没有货的情况。我也能够理解,不会太生气的。在买东西方面,尽管会有点挑剔,但这个挑剔跟商家都没有关系,我都会先自己做好功课,然后询问几个问题、询价,即使去实体店也一样,比如我家的夏新47寸,优惠后给我1800元现金,所以可以应付好几年的降价。如果遇上感觉有问题或者不发货,只要退货退款就是了,根本用不着紧张。
店家是否正宗、货品是否正宗?这些都是很纠结的问题,不过我也不操心这个,网上的便利就在于比较,可以通过淘宝网、太平洋或者其他网站搜索一下就可以获得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介绍和价格,我觉得太便宜的就算了,天下没有那么的好事,这是第一个简单的判断;第二就是看店家货品的情况,看店铺的成交是否多,我觉得那些有实体店支撑的可能比较合适一些,毕竟可靠一些,现货储备也多,即使当下没货也会马上从商家拿货,跟实体的店家一样;第三最好是杭州、上海的,毕竟离得近,即使出现问题什么的顺便过去一下就可以了,当然有的还只能远地方;第四就是与店家的沟通,尽管是用阿里旺旺的,但还是有用的。另外,网购逛街要比实际逛街优越的地方还有可以同时通过搜索去了解相关信心,在价格、功能、使用感受上面可以获得更多的讯息,这个在实际逛街中有点难,我有的时候在店里打电话叫我儿子上网查。反正,只要心态平,不想多占便宜、多比较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感受,我一直是以这样的心态去消费的,从来不想着要占人家的便宜,生意只有双方都获得才能够做下去,实际上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否则买东西就变成一种很揪心的事情,总觉得人家骗我一样,那就很痛苦,就不是享受了!
当然,网上也有不少托,很多文章都是配合着衬托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多看看,总会获得不少信息的。昨天营业部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位湖中的老师找我,我让等一会就下去,原来是看我博客的湖中老师,她说喜欢关于汽车和房子装修的文章,还说看晚了,本来还可以省掉4万元钱的。在交流中我也提到,我不喜欢帮人家买东西或者介绍,我讲的更多的只是生活的体验和方法,我也从来不喜欢通过熟人去买东西,一直是这样的,宁愿自己去讨价还价,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既是挑战,可以让人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够获得更加预想的结果,关键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有成效。信心来源于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不用担心花费无穷,毕竟物质的东西都是有限的,特别在不是发烧友的情况下。刚刚开始在网上比较多的购物,已经买了不少东西。但更多的可能还只能是逛逛,因为家里也放不下那么多的东西,存量已经很大,除非能够有更大的房子。所以居住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很有决定意义,只有房子大了,有足够的面积,才可以买更多的东西,生活也就可以变得更加的方便。所以我看了香港的房子,想想就是钱再多又有什么用,毕竟生活是每天要经历的,每天能够在自己的家里享受这是很重要的;还有生活的方便也是依靠这些电器、家具等等来提供便利的。所以在家里我也一直是按照功能来规划的,比如最好的视听设备等都会在卧室,毕竟卧室是待的时间最长的,而客厅里除了吃饭以外其实很少,最多跟毛毛它们玩的时候才多待一会儿,所以原来47寸在卧室,后来买了50寸就把47寸放到客厅里了。所以最后限制人消费的还是房子,房子本身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又限制了房子的面积,一面影响购买力、一面影响空间。

这段时间我在《湖州广播周报》上做的广告,准备三期,推广结算通卡。这个卡我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也相信能够给我们的客户带来很多的实惠和便利。可以包套餐,就显示了灵活,比其他银行要全面和稳定得多。当然,送套餐也是无奈之举,但对客户来讲、使用人来讲还是相当实惠的,包括作为客户和消费者的我在内。当然也希望更多的客户能够喜欢结算通卡,喜欢我支持的各种建行个人产品!

我的博客今天3岁222天啦!(2010-09-03 )
感想日本青少年素质高于中国 农场还剩一块红土地 高温暑热将结束的周末
异短佳霏喜欢新买的包包 炎夏天酷暑难当觅凉爽 盛夏露台凌霄花开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