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什么商品贬值最快?有车的人一定会说“汽车贬值最快”。这话一点不假。买了一款新车,上市没几个月就降了价,让你干着急又生气;有了车又担心油价今儿涨明儿又接着涨,眼瞅着车就不敢开了;车子质量好还罢,只要付每次定期保养的几百,如果车子质量不好,日后的维修费可让人咋舌;车子开了几年,又得考虑它还值不值钱,担心一下子来个腰斩也说不定。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对于工薪阶层或小康之家来说,买车都是一门学问,都得学会算计,也算得上是“购车理财”了。
算计价格
现在的汽车价格一天一个样,所以,在掏腰包之前,必须先合计合计要买辆什么价位的车。
一般来说,一款新车的价格要比已经上市一两年的旧车价格要略高一些,到底高多少,不好统计,有一位车圈里的朋友曾举过一个例子:某日本品牌一款新车,仅其车身的价格就在3万元,而全车价格不过七八万元,因此,他认为买这样一款新车并不值得。果然,大约过了不到半年,这款新车就降了近2万元。
其实,有心的人考察一下经过两三次降价的车,再将其与国际上的价格作个对比就会发现,其价格基本上已经与其价值相去不远了。所以,如果你不太追求新潮,而更在意实在,那就大可耐心等上一年半载再出手购买你中意的车。当然,年轻的人们喜欢新潮时尚,那也就不必太顾虑因为追求那一份新而多付出的那一两万元钱了。
我对价格也比较在乎的。我非常赞同一个观点就是在开始选车的时候一定要低看一挡,为什么?跟买房一样,如果你最初的眼界高一点,在正式买车的时候会更往上放一挡。我开始的时候的定位是7、8万元,总价在10万以内,所以开始一直在高尔、菱帅、富康里面挑,最后选了polo三厢的。我比较高兴的是,价格没有降,我当时买了特价的,后来我的同事过了半年买同样的车就要比我贵一万(唯一多了中控门锁)。
算计品质
确定了购车的价格区间,下一步就得选车了。
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选车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标准,有的人想要省油的车,有的人想要充满驾驶感的车;有的人喜欢德国车,有的人喜欢日本车……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车,第一条不能放弃的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
其实,在你确定了心理上的价格区间时,也就确定了你所选择的车型的品质。道理很简单,你不可能期望只付5万元的车具备50万元价格车的品质。所以,你能做的事就是在选定的价格区间内,尽可能地寻找品质相对较好的车型。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先到二手车市场上去转一下,看看哪些车的二手价格比较高。毫无疑问,只有品质好的车才能在二手车市场上卖出更好的价钱。一般来说,二手车的残值排序(新旧程度相同)是:德国车、日本车、欧洲车、美国车、韩国车等;如果按产地排依次是合资国产、独资国产、进口等。
品质总体跟你付的钱是成比例的。天下好车多的是,但我们手头的现金却不是无限的。所以只能谈论物有所值的概念。对于自己的需求要有一个评估,到底自己买车为了什么?有位水木的写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买车更喜欢炫耀。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的理解是,汽车其实也就一个交通工具,给人提供方便,更房子一样主要还是实用性和适用性。所以很多功能其实不一定重要,这里我说的是不一定重要,如果经济上支持,当然是最好越好了。但对于每一个档次其实都有一个性价比在里面,特别是对于象我对钱看得还是比较重的或者更确切地讲手头比较紧的更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车我总体来讲的确比较偏向大众而且是上海大众的,觉得实惠一点、安全一点。不过这每个人都不一样。在功能上,我是手动的,没有中控,我发觉中控的确方便,但后面其实也不太用得到,门也不是经常开,也不是很麻烦。所以后面也没有装修。
算计付款
选好了一款车,打算掏钱时,你还得算计算计用什么方式付款。
在国外,因为汽车市场非常成熟,新旧车更新机制比较完善,汽车的价格也相对稳定,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寻求汽车金融服务,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贷款购车。
但在中国,因为观念(汽车是高档消费品,有钱就买,没钱别买,贷款购车是很丢人的事)、机制(缺乏个人信用机制,经常出现欠贷、逃贷或抗贷的事件)、以及风云莫测的价格等因素,所以,尽管汽车信贷在我国开展已非一日之事,但一直叫好不叫座,很少有人通过贷款的方式购车,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一次性付款购车。
其实,如果一些上市多年,价格也比较稳定的车,如果经销商们还在对其实行贷款购车,是很值得考虑的。因为一方面其价格也比较稳定,不会今天买了,明天就降价,让购车人的心里比较舒服;另一方面现在的消费贷款利率都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联动,银行的利率降了,消费贷款的利率也跟着降,并不是吃亏的事。当然,一般来说,通过贷款方式购买的汽车其价格不会像一次付款方式那样还有商量的余地,不过,用了别人的钱先方便了自己,再给人家一点利息,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嘛。
不过这里我个人的观念,尽管我也是搞银行的,也一直倡导提前消费的观念和理念,但是在买车上我一直跟其他人和我的朋友建议不要贷款。也许以后可以。为什么?我个人主要担心今后用车跟买房不一样,车是消耗品,我买了以后,在观念上就不再有成本了,费用主要在以后的使用上;而且车会出现降价、损毁,我就是担心,也许哪一天车我也不要了,但贷款还在还,感觉不好。而且车贷的期限都比较短,加上房贷,压力会很大的。这就有违方便生活的目的了。
再一个要算计的就是购买保险。现在除了新实行的“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非买不可之外,还有很多种商业险可供选择。对于新手新车来说,第一年最好把“车辆损失险”、“车辆盗抢险”等统统都上了,因为对于新手来说,第一年遇到的所有情况可能都是“新情况”,有保险支持,心理上会觉得有保障。到了第二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上一部分保险。不过,开车毕竟有风险,所以建议在第三者强制险的基础上,再保一份商业险,以防万一。
算计使用
有了一辆新车,也就有了新的烦恼。
如今最让有车族烦恼的事就是油价的涨涨跌跌,所以,很多人就琢磨着怎么开车才省油,不少专业的汽车媒体也开辟专栏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但不管怎么说,想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草吃,想让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多吃草,这是没办法的事。因此,想省油的人就别总跟人飙车,喜欢飙车的人也就别心疼那点油钱。
省油的基础是选一辆稍微省油的汽车。我的还可以,1.4排量、市内手动的,7升不到,97号汽油的。因为是进口发动机,说明书建议使用97号,所以我从开始到今天全部使用97号汽油。其实1.4足够了。我在买车的时候也是在网上看了很多的文章,也跟很多人一样,认为1.6最经济,最好是1.8的。但后来就因为1.4是德国进口发动机、1.6是组装的发动机,我选择了1.4,在价格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现在跑下来感觉很好,省油不讲,就是可上面,至少我的速度和温度都不比人家差。所以第二就是如何开好车。但我从来不为省油而省油,否则也不会到处跑了,买车关键还是要多跑,这样才是最节省的!
在用油的问题上虽然有很多省钱的方法,但有一样是不能省的,那就是该用什么标号的油就用什么标号的。比如你的车子标明应该用97号油,可为了省点钱,你每次都给它喝93号的油,表面上看是省了,似乎积少也成了多,可当有一天你的车在路上抛了锚,被送到了维修厂,到你去结账取车时一定会傻了眼:清洗节气门、清理积炭、清洗油箱、更换燃油过滤芯……笼笼统统要你交五六千块钱,原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那点儿油钱,还不够维修付出的费用。
另外一个不能省的钱是到哪儿做维修保养。都知道路边小店便宜,也知道里面经常有蒙人的东西,但那是面对一个“新客户”(特别是当你只是一个“过路的新客户”),而对于自己的“老客户”,即使是“路边小店”也不一定就非得坑人不可。很多出租司机都不愿意到4S店去做维修保养,因为“那里太贵”,零部件贵、工时也贵,他们更愿意选择路边小店,甚至有很多人与小店的老板成了朋友,老板自然也不会坑自己的朋友们。当然,大多数4S店还是诚实经营的,虽然价钱贵了一些,但基本上还让人放心。但也有一些4S店就不那么诚实,也会用一些无碍大局的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至于到底是路边小店好,还是4S店好,还要以车主的自我判断为主。
在保养方面,我还是比较相信4S店,尽管很多人跟我讲,4S店贵多了。我只能讲也许,因为我没有到其他地方去过。说实在的,我到现在感觉费用还好,能够承受得起。就跟以前买polo的时候,很多人说修理很贵的,也许,但如果上维修不是都在了。而且,汽车遇到维修,那是很麻烦的事情,时间、精力都是问题,汽车没有开的味道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我体会到一次,就是我的后窗玻璃被人敲破的那一次。我在博客上也介绍过。所以关键还是要少修。今天下午在誊印考卷的时候,全行320个柜员考试,我发觉我们单位的誊印机到现在还很好使,日本原装的,10几年了,当时大概是6000多。而且耗材也便宜,成本早就回来了还在很好的运转。我的大量资料就是靠这台机器出来的,如果到外面去印可能要多几倍的价格了。汽车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了“正常”的使用费用之外,每天开车外出还会遇到一些“非正常”费用,比如违章罚款、小刮小蹭、交通事故等,都应该列入你的“汽车理财计划”之中,并有“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对于罚款和其他一些费用其实都是开车的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这样一旦发生费用,心里不会不开心的,这也为开车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种心理家里的人都要有,否则开车的味道或者连感觉都会没有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