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有座黄铜屋(1)

(2007-06-10 17:40:35)
标签:

杭州

铜艺

建筑

河坊街

博物馆

旅游

分类: 旅游
 
 
    我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王凯的《财富故事会》才知道河坊街有座用黄铜打制的博物馆,全名叫《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我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一般就看中央二台,所以财富故事会也是基本上看的。我的电视机主要是看新闻、专题节目和DVD片子,电视上的故事片很少看,主要不可能有那么一段时间让你跟着它转,而专题节目就自由得多,影碟当然更随意了,我可以一本两个小时的片子一个礼拜看完,也可以一天看两集连续剧。
杭州有座黄铜屋(1)
 
    这次去特别注意找铜博物馆,我们是从河坊街走进去的,从河坊街进去有两个门,一个是一条小小的弄堂,门口挂着博物馆的门,还有一个是银楼。其实真正的大门应该在河坊街西头、南面的石头街进去。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我在参观的时候也跟里面的工作人员聊天,她们听说我看过电视,都觉得很高兴!我也对这样的举动觉得很赞赏,拿出河坊街那么贵的地皮,在文化上是值得赞赏的,在商业经营上也会今后的生意增加更多的知名度。这次电视里放了、来看的人多了,当然就是声名更远扬了。从朱先生的角度来讲,也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成就感!在他这一代里把朱家的铜艺的光彩牢牢地固定在杭州具有现实和历史价值的文化商业街上。很伟大!!
    杭州又多了一个很有去头的地方。真地很值得去。我也拍了不少的照片。对于免费的展览,我真的很喜欢的;但即使收10元,跟其他很多收10元的博物馆相比,“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很值得去看看。现在还是免费的,真的很意外!
     第一集先把大概的情况介绍一下!
 
拍摄时间:2007年6月9日上午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杭州有座黄铜屋(1)

 

 

 

“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的心愿:造一座黄铜屋 
2007年05月23日 14:33 来源: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

-----------------------------------------------
 
  主持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大家好,我是王凯。2005年,农历鸡年,这一年对那些做铜生意的人来讲,是心惊肉跳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铜的价格一下子从2万一吨,涨到了7万一吨,许多做铜期货生意的人都赔的血本无归,甚至有人还走上了绝路。可就在这时候,杭州却冒出一个人,要花几百万,高价买铜。

  朱炳仁:铜价在涨,而且不断在涨,你怎么知道它不会(继续)涨上去,你只能不惜代价,该买就下决心买,已经无法考虑它会不会跌下来,会不会涨上去。

  解说:这位朱炳仁,做出的这个举动,让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非常吃惊。

  沈厂长:这么贵的铜还要搞下去,要么疯掉了。

  朱妻子:跟疯子一样的,你说你把这么多的钱投入到这个无底洞里,还不止呢,还要投入进去呢。

  解说:这个时候还要买铜,朱炳仁可真是逆水行舟啊,那他一下子买这么多铜是要干什么用呢?

  朱炳仁:我们自己建它一个江南铜屋。

  主持人:建一个江南铜屋?这铜屋是个什么样,我还真想象不出来。用铜建造的房屋,我知道的倒是有一个,那就是著名的昆明铜殿,它是清初的云南王吴三桂建的。这铜殿可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啊,一般人那可玩不起。那么,这位朱炳仁是什么来头啊?竟然也要建一个铜屋子?

  解说:朱炳仁今年64岁,浙江绍兴“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朱府制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那时朱炳仁的太祖父在绍兴开了间铜器小作坊,开始也就是作些日常用品,慢慢的做起了装饰物品和铜制的工艺品,从此,朱家的铜雕技艺代代相传,享誉江南。到了朱炳仁这一代,“朱府铜艺”变成了一家有四百多名员工,结合了古老铜雕艺人的诚信原则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制铜企业,年产值也有几千万元。

  朱炳仁:那么多年来,我感到(铜)确实既是吃饭的饭碗,又是一种艺术,所以我对它有特别的感情,

  解说:朱炳仁在继承祖上铜雕技艺的基础上,还有了自己的发展,他在铜艺术领域拥有52项国家专利,他还参与了著名的:杭州灵隐铜殿、桂林铜塔、杭州雷峰塔的重修工程。铜殿、铜塔都建过了,朱炳仁决定自己建座铜屋。

  朱炳仁:我打算倾其所能,倾其所有来把这个铜屋建好,把它作为一个瑰宝,留给后代,留给历史,应该说这个铜屋呢,在国内是唯一的,可能在世界上也不一定会有

  主持人:你听听,朱炳仁想建的这座铜屋要完全按照江南民居的外形建造(插入拍摄的普通泥瓦建造的江南民居画面一段),甚至连一砖一瓦都要用手工打造的铜砖铜瓦,而且还要以这座铜屋为中心,建一个铜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所有的装饰,什么桌椅板凳、屏风摆设,也都要用铜手工打造而成。而这个理想中的铜博物馆总占地面积将接近2000平米。有五个篮球场那么大。

  儿子:我觉得他太理想状态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说几百吨的铜,一百多个人要做一年多,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解说:朱炳仁的这个设想,儿子觉得不现实,想想也是,这个博物馆还计划有五期工程,预计需要几百吨的铜,光买铜就要花好几千万元。这可是个大工程啊,而且铜价那么高,朱炳仁在这种时候要拿那么多钱来建个铜博物馆,难道真是有钱没地方花了?

  朱炳仁:人生有限,真的有限,我现在已经63岁了,有多少精力的能够投入,有多少时间能够投入,怎么办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