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比较复杂,涉及的东西的确很多,因为装修毕竟不专业,所以在价格或者成本上的确有点难把握。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扮演装修公司人员去砍家的方法,不过演也是很难的,不太好掌握。
一般先去市场、商店以及广告、报纸、网站了解相关信息,这样就能够确定自己或者框定自己的定位了,也就是总体上准备将自己的装修定在哪个档次上才是自己愿意承受的。这些需要通过信息收集,包括到已经装修好的或者正在装修的人家看看,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在定好房以后跑了不少人家,看看人家房子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装修的流程,当然还有价格、费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2、确定档次、把需要东西定个价位、做个预算。
定位很重要,也是选择的基础,否则看到什么都是好的,后来因为价格等原因放弃了,不是时间、精力上浪费了?而且很多还价还是没有定位来得成本低、定位直接影响到成本。这里还有个观念或者思路,就是定位要大体一致。我看过不少装修,很多是各个项目非常不均衡的,可能用了万把的卫洁(光浴盆就是1万多),但露台的地砖却很便宜。当然也不否定在整体平衡的情况突出一点个性,所以也要学点价值分析,这也是日本车能够便宜的主要道理。
我这次装修整体的平衡性非常好,所有的材料基本处于一个档次上,这个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我们也经常讲,有的人装修有点,因为不平衡,因为太好的东西放在那里比较,好的东西也比下去了。
3、实地谈价。
实地谈价心态一定要好,可能要谈很多次。所以凡事要早点起步,就象网上有人介绍的,最好提前半年,我觉得提前三个月是要的,这样可以等待不少的促销机会,自己也不是很着急。选择的余地大一点。心态还涉及到自己的预期价格,在适当了解了信息以后,应该会形成自己的预期价格,这样去谈不但心里有底,心态也会更好,否则永远有吃亏的感觉,那就不好了,也不容易与卖家沟通好。
目前商家在抛出价格还是比较慎重的,特别是你真的需要购买的话,拿个笔记本甚至带上相机,这样商家会很认真的对待你,因为他的报价会影响到你的回头率。
多跑几家后,选择;两到三家,要求他们提供能够实际购买的价格,我一般在这个阶段是不会讨论价格的,因为还没有必要。你可以明确告诉他们需要他们的最低报价,你将在几家内选择(但不要告知商家名称)。
第三部曲才是讨论价格。因为基本货品已经看好也有意想,价格已经在心理范围内了,这个时候的讨价还价幅度肯定没有初期的大,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细致的讨论,能够单项谈论的一项项谈,能够优惠多少就是多少,最后算出总数以后,选择一个理由再去掉一块,如果再加点什么等。
这样的谈判过程更容易赢得商家的尊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选择很多,掌握不少信息。
我经常是向商家提出一个我能够接受的价格报价,给他们时间,如果愿意做的话可以给我电话。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成交的。
把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下。
2006-6-2
8:10:4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