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职场/励志家庭爱情休闲婚姻职场生活魅力女人福布斯首富默多克太太名人传奇商场立志 |
http://img.bazaar.trends.com.cn/upload/070929/0709291405162890.jpg
MySpace进中国,办公室就设在我们楼下,每次走在楼道或者在电梯里,我都忍不住四下张望,盼着哪天能够亲眼看到它幕后那位充满传奇的掌门人——邓文迪。主编苏芒曾应邀与她共进晚餐,回来只说了一句话:“即使没有嫁给默多克,邓文迪早晚也会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有些人的性格、心胸与志向,一早决定了她的人生绝不会平凡沉默,婚姻与工作,嫁入豪门抑或独立打拼,不过是殊途同归的两条路。选择前者,可能是一条更艰难的路。
在邓文迪流传甚广的众多故事中,我记得最牢的是这一段:在耶鲁大学读完MBA之后,她决定到香港发展。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邓文迪恰好坐在新闻集团董事、亚视集团财务总监布鲁斯旁边。凭着不俗的谈吐、优雅的风度、耶鲁MBA的学历和精通两文三语的优势,还没等飞机落地,布鲁斯已经决定将邓文迪录取为StarTV的实习生。如此舌灿莲花的社交手腕和见缝插针的公关技巧,就算那个默多克无缘见到,也迟早会被其他的“默多克们”如珠如宝地捧回家去。退一万步说,即使邓文迪一生奉行“不婚主义”,决心单枪匹马打天下,以她的聪明才智,时至今日,BAZAAR精英女性权力榜上也一定少不了她的大名。
当然,总免不了有人会端着咖啡,悠闲地说上一句:“到底是婚姻的功劳,才能让她坐拥纽约公园大道的豪华住宅,与Aerin
Lauder为邻,人生路上,她至少省去了30年的奋斗。”说得出这番话的人,恐怕并不了解财富的真相,他们不知道,在那些被管家擦得锃亮的黄铜把手和橡木大门背后,有多少几倍于常人的艰辛奋斗。
姑且抛开家族之内为了争产而引起的勾心斗角和骨肉相嫉,单是做一个喜乐平和的富豪太太,已经不是一件容易事。
60多年前,英国最富名望的贵族Mitford家的小女儿,嫁给了德文郡公爵的继承人。除了接管35000公顷土地、数座庄园,还有一张高达2000万英镑的遗产税账单。年轻的公爵夫妇花了17年的时间,才还清这笔由财富带来的债务,并搬进了为自己保留下的最后一处庄园。要保证这座占地1000公顷、拥有297个房间的庄园运转良好,每年的清洁和保养费需要百万英镑,而定期举办豪华宴会和派对更是这个阶层必须履行的天职。最终,是公爵夫人想出了办法,她利用自家的森林资源,创办家具制造公司,以家养家。在这之后的60年,整个英国的庄园主们都在按照公爵夫人的模式维持祖传的产业和地位。
即使没有遗产税和庞大的庄园,做一个现代富豪的太太,依然是一件不轻松的工作。
2006年,荷兰籍的对冲基金大亨Roepers带着45亿美元的财富和43岁的妻子搬到纽约,他知道,要想在这个城市获得更多的财富,他首先必须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Roepers夫人也在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她用自己的私人飞机搭载新结识的太太们去欧洲观看时装秀,每位乘客都赠送一条貂皮披肩作为纪念;她请纽约最贵的设计师设计公寓,私家宴会用的餐桌上贴了3000片金叶子,餐桌上方悬挂的Baccarat水晶灯,价值与一辆宾利轿车相等;每周举办一次70人的宴会不是难事,但最悬心的是:桌边坐的是不是纽约最有分量的名字?当名流们在请柬的回执上写上“yes”,这位一掷千金的夫人简直要喜极而泣了。可是派对上名流合影时,她依然是被挤在角落的那一个,要成为镁光灯的中心,她任重而道远。
而8年前初到纽约的邓文迪,又拥有什么呢?除了世人的指责和非议之外,她要面对的是一个衰老却无比精明的丈夫、一个关系复杂、满怀敌意的默多克家族、几个与自己同龄且已经在集团内打下牢固根基的继子女和一个没有任何财产继承保障的未来。可是她依然能将自己的豪门生活经营得如商战般精彩不断:她利用丈夫在化疗前存下的精子两次受孕生女、她为两个女儿在默多克的帝国中各自争到1亿美元的股份、她令默多克修改遗嘱使两个幼女拥有与其他成年子女一样的继承权利、她将为默多克出掌MySpace在中国的发展大计……野心也好,勇气也好,至少她真正做到了入主豪门。
嫁给一个富豪,需要充分的魄力与胆识,但守护这段婚姻的长久乃至整个家族的地位与荣耀,却是一场真正的持久战。我不能说今日的邓文迪是中国的骄傲,但至少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值得我为之鼓掌喝彩。或许百年之后,当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盖棺论定的时候,邓文迪的故事会被写进下个世纪的商学院教材,题目就叫《超级财富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