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 |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曾让美国人又敬又怕;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再度崛起又让美国人大造“中国威胁论”。然而,美国人对于这两个在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的了解都很有限,偏向符号化、平面化。
美国是种族大熔炉,为了方便,一般人都会将人按照肤色分类。不管是日本人、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只
看过美国电影《撞车》的朋友应该记得,故事开始就是一名东方女性撞了别人的车,还嚣张地大声与人争吵。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美国人眼里的东方人比较糟糕的形象:说话像吵架,开车技术差,法制观念薄弱,死要面子,不愿意认错。
美国社会里中国移民的人数大大超过日本移民,大学里亦如此,因此美国人对东方人的印象多来自于中国人。美国人认为东方学生普遍学习勤奋,好胜心强,但喜欢扎堆,不太与其他种族融合,上课也不喜欢发言。日本人相对中国人更加沉默、礼貌,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人数较少,他们的声音不容易被听到。
美国的中国学生一般都很刻苦,也洁身自好,但也会有些让美国人看来非常奇怪的举动,比如说我们将饮食视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美国人习惯了速食文化,认为我们中国人总是吃奇怪的东西,比如动物内脏。中国城、唐人街在美国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和美食并存。另外,美国人一般不在庭院里晾晒衣物,而中国人喜欢挂“万国旗”。还曾有中国人想过节时为祖先烧纸钱,但害怕被邻居投诉,惹上官非,便自觉停止了这种传统习俗。
美国的信用制度很完善,要得到免费手机就必须预交两年服务费,要申请信用卡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或在银行里有存款、有固定的收入,租房买车都需要好的信用。在美国的不少中国学生都打算毕业后在美国积累几年工作经验,拿到绿卡后再回到中国的跨国企业工作,因此基本上都会做长期奋斗的准备,损害信用的事情很少人会去尝试。
我的一个中国朋友曾经说过,东方人在美国人眼里如精美的家具:实用而无声!不过近来中国移民越来越积极参政,中国人也越来越不甘沉默,要为自己的命运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