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孩子“骄傲”起来 
王秋珍
作为教师,我不喜欢成绩排名;作为家长,我更不喜欢成绩排名。我认为,排名,会过早地给孩子贴上“好”和“坏”的标签,让一大部分孩子失去自信心。
我觉得,孩子需要的是对自我的认可,让更多的孩子“骄傲”起来,比成绩本身更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的了。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得意洋洋”的东西 ,那是天性。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伤害,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因为心中有“骄傲”,孩子们才会更热情更主动,对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好奇心。
可是,这样的“骄傲”往往会随着我们对分数的过分关注而渐渐消失。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往往来自周围的评价。一个高明的教师,能够用各种方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孩子觉得自己是不错的。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是可敬的,校园生活是有趣的,从而造成一定的良性循环。
其实,鞭策学习的方法有多种,不一定非靠成绩排名榜。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一句表扬很可能唤醒长眠于学生心中的热情。教师的用心付出,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可以采用等级制,并用“继续努力”、“为你加油”、“别灰心”“期待你的进步”等评语代替冰冷的数字,来激励表现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将难度不同的问题交给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完成。恰到好处地欣赏和表扬学生,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的眼光要从学习延伸向各个方面,比如体育、唱歌、绘画、书法、武术、小发明、思想素质等,让班级尽量多一些“第一名”,多一些“积极分子”、“小能手”甚至是“感动人物”。教师只要想表扬学生,就一定能找到理由。就单从作文一项来说,可以表扬为书写漂亮的,感情很真诚的,材料特别生活的,段落处理很和谐的,语言特别讲究文采的,完成速度最快的,较上一次进步大的等等。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多挑一些闪光点进行表扬,而不是一味地盯着成绩排名。这样,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一定会更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