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书海感悟 |
韩新月和她的爱情
韩新月是本作主人公群体里的核心人物之一。与老谋深算、煞费心机操纵家人的 梁君壁相比,新月的清纯就犹如一道闪电,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她是韩子奇与梁冰玉在英伦时生下的女儿,她是被父母这段本不该发生的姻缘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可谓不幸的出生。由于父亲的软弱和母亲的妥协,年幼的新月过早地体味了寄人篱下的痛苦,而她更是几乎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得知了亲生母亲早在自己三岁时便不得已离开而把她托付给了她的大姨梁君壁,可谓抑郁的成长。在危难之际得到楚雁潮的纯美爱情本是对新月坎坷人生的小小弥补,却也因梁君壁的插手而添上了巨大的苦楚,可谓痛苦的爱情。父亲的意外受伤竟让新月潜伏了十余年的风湿性心脏病突发而从此成了医院的常客。又是因为梁君壁一次次破坏新月配合治疗的心情,一次次破坏主治大夫治疗的方案,加上身世带来的打击,新月最终带着对爸爸、对妈妈、对哥哥、对嫂子、对楚老师的不舍遗憾地离去了,可谓悲惨的丧生。由此看来,本作中,最悲剧的人物恐怕也就属她了。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主要描写的内容之一是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在我认为其中一个是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另一段就是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月这段纯洁美好却也短暂而且不无遗憾的爱情。
新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在入学的第一天,她与班主任楚雁潮相遇,新月既大胆又腼腆的矛盾性情给楚雁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他的心头就悄然掠过了某种东西,我们暂且把这种东西叫做莫名的好感吧。之后随着二人交流的增多,他们有了更多对彼此的了解,他们都钟爱翻译事业,都喜爱小提琴曲《梁祝》。新月出意外住院后,楚雁潮对她放心不下,她对楚雁潮的探视分外期盼,他们都时刻牵挂着对方。在新月十八生日的时候,楚雁潮的礼物是严教授的儿子从国外带回的巴西木。巴西木是生命的神木,是青春和力量的化身。楚雁潮全部的心意,都在这里面了,他给新月带来了力量和希望。对新月病情的了解使楚雁潮感到了死神的残酷和时间的紧迫,而楚雁潮的恩师严教授的辞世使他再次认识到了这一点。随着新月病情的日益加重,楚雁潮越来越意识到在死神面前他的力量太小了,不得已,他向新月表露了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情。当楚雁潮把自己满腔的感情连同一曲俞丽拿的《梁祝》及一首海莱的诗一并送给新月时,新月也向这个年轻有为的男人,同时也是她事业的启蒙人敞开了心扉。新月在危难之际获得了至真至纯的爱情,也同时获得了继续生活的希望、勇气和力量。对一生坎坷的新月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幸运,一种补偿。我从心底祝福她,并且由衷惊叹爱情的力量使这个心脏残缺的姑娘焕发了青春,也期望爱情在和病魔的较量中再创造更大的奇迹,期望楚雁潮炽烈的爱情能够保住新月的青春和生命,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又是梁君壁,在楚雁潮竭尽全力给新月以生的力量的时候,以隔教门的说法彻底否决了两个年轻人之间如火般猛烈的爱情。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在最艰难的时候,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也不是药物,而是心中的一片真情、一线希望,当这些全部归于毁灭,人就没有活着的动力和勇气了。没有希望、没有爱的人生还不如死,对于这些人来说,死也许就并不那么可怕了吧?
新月最终是走了。经历了生离死别后,楚雁潮的爱似乎也在新月离去的那瞬间凝固了。一座犹如新月身材般娇小的墓碑静静地立在坟上,简洁的装饰与清雅的绿色字体一如新月的一生----不过分雕琢却仍掩饰不住的自身恬静淡雅的气质,不刻意打扮却仍表露无遗的如白荷花般纯洁的美丽。几十年后新月的墓前,有一个身材高高的中年男子久久地伫立在一棵树旁,手里拿着一把小提琴。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到此,《穆斯林的葬礼》划上了句号。新月的一生是短暂的,她太年轻了,很多事情还没有机会亲自经历,从这一点来讲,她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是遗憾的。但从另一方面讲,新月得到了纯美的爱情,这又是极其让人羡慕的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大学生来说,爱情是我们校园生活中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如此,我们许多人也说不清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个人认为,爱是纯情,是真诚,是永不变心、生死不渝,本来也不必“对天盟誓”、“诺言的仪式”,更不必“提忠贞二字”,爱就是爱,爱萌生在人的心里,永驻在人的心里;最深沉的爱,自有它最朴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