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有你  不断前行(陶柳森的成长故事)

(2017-05-23 11:07:11)
标签:

成长故事

化学

教师

分类: 包河化学百家讲堂
感谢有你  不断前行
——我的成长故事
合肥市第48中望湖校 陶柳森
                           http://s13/bmiddle/001ojWYazy7bifbT8rGec&690 不断前行(陶柳森的成长故事)" TITLE="感谢有你  不断前行(陶柳森的成长故事)" />
    陶柳森,男,1982年出生,合肥市48中望湖校区化学教师。2016年获得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部优。
    我的教学主张: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走进包河 感受温暖
    我自2015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渡过了近12个春秋,也经历了好几所不同类型的学校。2012年8月来到包河,走进48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包河化学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包河化学团队的团结向上的精神,感受到以许老师、曹特、江特、刘校为代表的专家型老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教学智慧的魅力。
    我清楚的记得,刚进入48中的不适应,因为之前一直教高中。我记得第一次上校级公开课的紧张和失败。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个实验倾倒二氧化碳灭高低蜡烛,课堂上就是灭不掉,让我不知所措。后来,在刘校和48中教研组的评课议课中我才感受到初中化学的不简单。后来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注意实验操作细节,注重课堂语言,在第二次的课堂上有着很大的改进。
    在包河的第一年,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包河化学教研活动多,但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都有年轻或中年的老师甚至名师上课,这是我在以前工作环境中几乎没有的。在每一次公开课中,我都会感受到上课老师的用心,每节课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每节课都有老师独具匠心的改进,每节课的实验设计都是与众不同、各具特色,每节课的语言都是精益求精的。我更能感受到,每节课背后团队的力量,几乎每节课都有许老师、曹特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专家引领 促进成长
    当我在羡慕别的老师展现课堂教学的风采时,机会也悄然来到我的身边。2016年的4月我得以参加江特组织的美育与化学课堂融合公开课活动。这次活动是我教育生涯中一次重要历练,是一次重要的开始。为了这次活动,我想了很多课题,在刘校和俞老师的帮助下,我确定了《由溶洞想起……》课题,在磨课过程中,更是得到了苏老师、许老师、曹特、江特的帮助和指导,我磨课过程中,我更是感受到了专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以及他们处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我在包河化学同仁的帮助和指导下,以此为起点,不断地修改完善本节课,最终我以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为主线设计了一节探究课,这节课最终获得了2016年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在我参加优质课的道路中,我庆幸我来到了包河,我庆幸我是如此强大的团队的一员,我庆幸我能遇到如此多的甘于奉献的专家引领。我记得,深夜11点多师傅刘校打电话询问说课情况,将他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告诉我,还宽慰我保持良好心态。我记得,师傅曹特在9月初亲自来到望湖,跟刘校讨论我参加市赛的课题,并给出了溶液pH的解决方案,让我看到了本不可能进行的一节课,变成了现实,还体现的现代教学理念。我记得,许老师一次次电话询问准备情况,逐字逐句地帮我修改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细心、耐心地指导我的肢体动作。我记得,江特不断地给我鼓励,帮我修改说课稿,为说课稿的一个关键词都反复推敲,更是给我指导说课稿设计美化,为我说课添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我更是记得俞老师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帮我思考实验设计,每一次磨课前后俞老师忙碌的身影。俞老师更是不厌其烦的听我反复说课,更是给我指出每一次说课中出现的问题。我也记得刘亮荣校长让我在海恒上一节课,现场给我指导,记得黄也明、钱锁、卞阳阳、沈凤舞等等老师给我的帮助。如果,我没有来到包河,没有走进48中,这一重要的教学历程我将不会拥有,我也不会幸福的站到省优质课的舞台上,谢谢你们,感谢有你。
标杆力量 不断前行
    包河化学涌现出这么多的名师大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标杆力量,他们作为资深的化学教学专家,不但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更是为每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添砖加瓦,顶层设计。在这标杆的引领下,我会不断前行,沿着专家走过的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走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