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奋斗的路上
——我的成长故事
合肥市海顿学校 武学良
武学良,男,1982年出生。合肥市海顿学校化学教师,办公室主任。2015年荣获全国化学实验说课二等奖。2014年和2016年分获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美德教师荣誉。
教育格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能力也是高尚的师德。
化学教研员许江安老师命题作文,让全区化学老师写一写“我的成长故事”,我思考了很多天。借此契机,回望来路,一路奋斗,一路感恩。
懵懂几年,踯躅前行
用“懵懂”这个词代表我工作之初几年的状态有点矫情,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是当时的我真是很傻乎——不懂怎么做教育科研。2003年我参加工作,当时在一所市属初中。我担任了六年的班主任和化学老师。我们学校也小,包括我在内学校总共只有2名化学老师,全市初中级别的教研活动比较少,我很少有什么学习的机会。此时,我只知道埋头苦干,凭着周末家访,去网吧“抓”学生等苦干精神,写了几篇较生动的班级管理总结。有一次获得过校级班主任管理征文第一名。但教学研究,真的不知道怎么干,也没有人给予指导。我参加了几次实验比赛和教学比赛,可成绩都不好。也没人教我论文怎么撰写。
后来,通过学校领导的介绍,我才有了参加中考阅卷、实验监考的机会。我的学校虽是市属,但坐落在包河区,经长辈老师的介绍,认识了包河区教研员许江安老师,于是,在许老师帮助下,我才有了参加包河区组织的教师实验及教学比赛的机会。但因缺乏指导,仍然得不到好成绩。曾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听过后来的师傅特级教师曹锦群的评课,从此开始知道曹特的称呼,但特级教师师傅当时根本不知道在一个拐角里听课的我是谁。
走进包河,沃土滋养
2010年,市属学校区划调整,我被分到南园学校。南园学校是一所优质学校,中考化学成绩曾经取得全区第一,全市第四的好成绩。几位化学老师都是优秀老师,他们对我也有不少的帮助。终于,我走进了包河化学教育幸福家庭。许江安老师是我们的教研员,区里初中教研活动多,活动中每次都能听到师傅曹特发言点评。我深深地被包河化学教育浓郁的研究氛围所感染,为曹特等专家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所折服。我要抓紧学习。
自此,教研活动我场场参加,教学比赛我积极参与。我的比赛成绩逐步提高,多次获得区级一等奖。此后,我鼓起勇气承担了两次全区公开课,结果获得好评;并年年参加中考阅卷和实验监考;我还尝试参加模拟试卷的命制和审题工作;参加了许老师领衔研究的省级课题,因工作认真,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我像海绵一样,不断受到包河化学教学专家的沃土滋养。此间,刘继宏校长、江乐霄校长、俞建生老师等都多次给予我鼓励和帮助。
名师膝下,借力成长
看到曹特的徒弟的个个成“星”,看到江乐霄校长、刘继宏校长手下的小师妹们也快速成长。2013年,我决心拜在名师曹特膝下。有强烈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曹特师傅,平时,就对我们愿意学习的小辈一向关爱,这次,又欣然把我这个门生收下,我非常感激。曹特的指导,使我对工作的态度认识和专业上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我知道师傅敢说“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上”这么足的底气,原来都是来自于多年来一贯的敬业,不断的研究。我开始知道了什么叫做科学探究,什么叫做发展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我似乎找到了教学研究的一些方法,更新了教学的理念。
2013年,我来到了海顿学校,海顿学校原是南园学校东校区,这一年,它独立建校,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校长刘昌福紧抓学校教学,大力提倡教科研治校。由于领导的鼓励和信任,我承担了学校办公室的工作,走上学校行政岗位。岗位的改变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必要性。我明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每年承担3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还兼任化学实验员和教研组长。
此时,在曹特师傅的指导下,我承担了由刘校长提出的海顿学校第一节“海顿大课堂”校级公开课。后来,我承担了数次区级视导、学校交流的公开课,都得到与会老师的好评。2014年,我获得区生本智慧课堂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15年,在师傅和许老师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历时几个月,经历区、市、省层层选拨,取得省化学实验说课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荣获二等奖。是年,我还被推荐参加合肥市信息技术展示课比赛,获得市一等奖第一名。我也参加了市初中化学培训基地送教下乡活动。撰写的论文也获得了省级一等奖,也有论文在杂志发表。
研而不教则空。这几年,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奋斗,在生源不好的情况下,2014、2015两年中考将海顿学校在全区的名次提高了9名,逼进区内第一方阵,我所担任的化学学科成绩在各学科中表现突出。因此,被学校推荐,分别在2014和2016年获评合肥市优秀教师和合肥市美德教师荣誉称号。在2016年包河化学名师论坛上,我作为代表发言谈成长经历,获得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的高度肯定。我也被推荐为合肥市教师实验操作指导专家和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
2013年,我获得区优秀支教老师荣誉。2016年,我又获得区中层干部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业余时间,我坚持阅读,经常写作,因读书征文荣获包河区“书香教师”称号,也获得全国“心悦四方”读书联盟“阅读之星”荣誉。我坚持每周或每两周打一次羽毛球,下午的零碎时间,我也到篮球场去拉一会风。我还参加了区摄影培训班……
师傅常说,把工作做好,把身体锻炼好,把生活过好。许江安老师说,做事先做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我成长的路上,我有师傅、许老师、江校长、刘校长等专家的高层次指导,有亮荣校长、鹿钰锋主任等同龄“星级”兄弟们的帮助,也有黄也明、杨静、陶柳森、钱锁、郭巧乔、吴静静等“新星”师弟师妹们的帮忙,谢谢你们。
成长的路上,在前进和退却面前常常徘徊。但每想到曹孟德在败退华容道上的哈哈大笑,想到曾涤生兵败自尽被救后的“屡败屡战”的崛起精神,想到身边专家长辈的鼓励帮助,我就有了坚定的信心。到目前,我仍没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师傅等专家仍然高高在上,我总是仰望着他们。但我会把师傅看做一名教师的成长目标,我,要继续迈步前行,铭记感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