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脊椎运动系统的动物结构与功能”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1-11-22 08:51:57)
标签:

健康

运动系统

关节

探究

杂谈

分类: 生物小学科学

“探究脊椎运动系统的动物结构与功能”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

探究脊椎运动系统的动物结构与功能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李芬(合肥三十二中学)

课时

一课时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表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在活动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地位。

教学内容:这是一堂探究课,在了解多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脊椎动物鸡翅为例,从外到里解剖进行,通过学生的参与,在问题的引导到下,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学生情况:此班是八年级一班的学生,是本校的重点班,学习能力很强,并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学们都已经学习的动物的运动的结构如:鱼的鳍,鸟的翅膀等,学生具备了探究性学习的知识铺垫与能力,进一步深入探讨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能渗透和深入体会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式与小组讨论式

教学手段:分组、多媒体

知识目标:

1、能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常用解剖器具的使用方法,提高科学研究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重点: 通过解剖来说明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难点: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器官及脊柱动物的运动系统,理解动物运动协调的原因及其运动产生的。

1、相关图片和多媒体

2、相关实验用具:

鸡翅10个,一次性手套4付/组,镊子1把,解剖剪刀1把,解剖刀1把,多媒体设备

板书设计

探究脊椎运动系统的动物结构与功能

一、提出问题及假设

二、观察验证结果

 

 

 

 

 

 

 

 

 

 

 

 

 

 

 

 

 

 

 

 

 

 

 

 

 

 

 

 

 

 

 

 

 

 

 

探究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以鸽子为例导入新课,鸽子为什么可以飞翔?与哪些结构有关系?

 

过渡与新课:讲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本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做出铺垫,然后提问:

运动系统结构中要具备哪些特点才能运动?

你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试着猜测其中的答案吗?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通过同学们的问题,同学们想探究肌肉与关节的结构特点,那探究的步骤怎么安排呢?

 

指导学生去皮的方法,并说明注意正确的使用实验仪器,注意安全。

 

同学们注意观察去皮后的肌肉,然后将你们的所观所感告诉我。并且小组讨论。

讲解:肌肉的结构,包括肌腱与肌腹。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分析,你能告诉这个探究的结论吗?

 

提问:如果鸡翅只有骨与肌肉能否运动?

 

知道学生去除肌肉看关节,并引导学生回答他们猜测的问题。

指导学生要反复实验,并做好纪录。

 

关节的基本结构:

(1)关节面:是构成关节的骨面,多为一凸一凹,即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表面覆盖有薄层关节软骨,光滑而有弹性,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缓冲震荡。

(2)关节囊:为包绕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由纤维膜(外层)和滑膜层(内层)构成,附着在关节软骨周缘。滑膜柔软、光滑,可分泌滑液。

(3)关节腔:为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为负压,含少量滑液,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

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为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束,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两种。韧带具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过度运动的作用。

 

同学们观察了肌肉与关节的相关知识,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提出问题:那么骨骼肌、骨连接与骨四如何配合完成任务的呢?

 

 

 

 

无论是跳舞、打篮球、走路、跑步、吃东西等,这些运动都与骨、骨连接及骨骼肌的共同作用分不开。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有运动系统,或者有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然后试着回答问题

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

做伸缩运动,观察在运动中肌肉的状态如何?

学生猜测----有的收缩有的舒张

肌肉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

学生猜测:不知道

关节牢固、灵活的原因?

学生猜测:可能与一个结构有关系

关节的结构如何?

学生:不知道

吃鸡翅时候,又软又脆的结构是什么呢?     

学生猜测:是软骨

 

 

学生:先去皮看肌肉,再去肉看关节

 

 

学生除去鸡皮

 

 

学生:做伸缩运动,同一块骨上的肌肉有的收缩有的舒张,说明完成一个动作需要很多块肌肉的协调进行。

学生:我发现一块肌肉附着在不同骨上,中间至少经过一个关节。

 

学生思考后回答:肌肉的收缩牵引着骨运动。

 

 

学生:不能,还需要关节的配合。

 

学生观察关节的结构,并讨论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关节的表面很滑,可能和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关节很牢固,可能和一种叫韧带的结构有关

关节的结构很特殊,一凸一凹叫关节头关节窝

 

 

 

 

 

 

 

 

 

 

 

 

 

学生总结关节的结构特点:灵活而又牢固

 

 

 

 

 

 

 

 

讨论回答: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肌肉收缩,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学生屈肘与伸肘体验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相协调配合。

学生总结: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课前布置学生吃鸡翅看鸡翅,让学生心中充满着好奇与求知,导入以鸽子为例说明鸽子的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再猜测其中的答案,让猜测的与实际解剖观察到的结构是否相符,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测与观点。为探究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探究的目的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寻找答案,即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既可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做中学的根本理念。教师适时的引导、启发使学生主动探索,可以轻松愉快地实现目标,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提升探究技能,激发创新意识。

存在问题:

1、时间没有把握好,超时了5分钟。

2、对于骨与骨骼的区别强调不够。

3、股肉附着骨骼上是以跨关节的方式。

4、对实验的流程还学要的科学的安排,比如,可以实验前教师自己除去鸡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5、对一些知识要稍补充说明,如骨连接的方式等。

6、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观察鸡翅而不是自己多媒体展示图片,要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与分析实验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