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悦心!
(2012-08-20 10:53: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爱现代文学 |
前几天终于读完了《世界上最美的128篇散文经典》,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止不住要晒晒自己对散文的由衷喜爱,以及对散文阅读的粗浅体会。
自小喜欢看小说,骨子里觉得看书是一种文化人有学问的表现,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明了“看书”的真谛,完全是被书中精彩的情节所吸引,对于书中的艺术技巧、人物刻画、内心描写、环境烘托、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则完全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才明白要真正欣赏文学作品,就一定要超越原始的童稚好奇心,超越对精彩情节的迷恋,去探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有了这样的感悟之后,我竟然不知不觉地把对小说的痴迷移向了散文。
初读散文感觉很不过瘾,一只猫、一条狗、一朵花、一阵雨、甚至吃几粒花生,偷几个桃子都可能成为作者的素材,再展开丰富的联想,配上妙笔生花的本事,洋洋洒洒几千字,立刻成就一篇众人赞不绝口的美文,实乃有点小题大做、卖弄文雅,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有了改观,慢慢体味到散文的自由活泼、无拘无束。正如冯骥才曾开玩笑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的确,散文不同于小说、诗歌,只有细细体味才能领悟其间的无穷韵味、千般妙处。
后来我但凡阅读散文统统采用细嚼慢咽式,一本不到300千字的散文集,我要读上大半年,常常一篇文章要“品”上好几天,第一遍入门,了解文章是写哪方面的内容,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第二遍细品,对文中有深度、有疑难、最精彩的段落进行深入的解读,并慢慢领悟其中的韵味;第三遍精读,力求透彻把握作者写作意图,表达的思想观念,并且探寻作者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如此慢则慢已,然而也受用无穷,首先是让自己浮躁、功利的虚荣心得到很好的沉淀,令内心变得宁静而通透;第二,只有让自己的心真正安静下来,才能融入文中的意境,此时你才算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自此你所感悟到的就是散文的灵魂,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想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阅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写意。法国作家蒙田关于生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的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然而写意的生活并不是你有多么显赫的身份,有过多辉煌的业绩,拥有多少数额惊人的现金,也不是说你每天能漫步于田野乡间或游览于世界各大美景中。写意的生活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你在最繁忙的时候,能保持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是在你得不到所要时,能对已有的感到满足,是在你决定休息时,能心无旁骛、全身心地享受闲暇的时光······珍爱每一天的阳光,善待生命,开心地过每一天的生活,让心徜徉在诗意的气氛中,这才是写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