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红楼梦》(十三):读《菊花诗》有感!

(2009-09-03 14:29:03)
标签:

红楼梦

菊花诗

林黛玉

夺魁

品质

孤傲

杂谈

分类: 我爱古典文学

                     咏         

无赖诗魔昏晓侵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

绕篱倚石自沉音  只好围绕篱笆散步或倚石独自沉吟

毫端蕴秀临霜泻  笔端蕴含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

口齿噙香对月吟  口齿中含着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自怜题素怨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情愫呢

一从陶令平章后  自从陶渊明写了咏菊诗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问        

欲讯秋情众莫知  想问秋天的消息却没人知道

喃喃负手叩东篱  只有背着手轻声询问菊花

孤标傲世偕谁隐  孤高傲世同谁一起归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  一样地开花为什么你却开得这样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落满霜露的庭院和花圃为什么寂寞

鸿归蛩病可相思  雁归蛩病是不是因为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  不要说世人中没有可谈的人

解语何妨话片时  不要说世人中没有可谈的人,如果菊花能懂得人语,那就让我们来聊一会儿吧

《红楼梦》中的十二首《菊花诗》,名列榜首的前三首诗,全都是黛玉的作品,以上便是其中的《咏菊》和《问菊》。李纨说“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值得一提的是,三首诗每首都提到陶渊明,可见陶渊明在黛玉心中的分量。“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是对陶渊明总的评价,“喃喃负手叩东篱”是渴望心灵的拜访。

林黛玉自幼读书,她身上无形中具有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孤傲气质,而父母双亡,寄居外祖母家,年纪轻轻又使她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随着年岁渐长,林黛玉不自觉地向陶渊明看齐,以他的高风亮节为自己行动的标准,以陶渊明自许,也越来越无法相容于所谓的正统的道德。

黛玉的《咏菊》是对自己心灵的剖析,是内心孤独愁怨的倾诉,诗中“笔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写黛玉的文采与口才,“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则写出了她无法言说、无处倾诉的心灵困境,这是黛玉的心声,更是曹雪芹的辛酸。从“满纸”到“谁解”,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曹雪芹在第一回中的《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何其相似的笔调,作者是把最好的诗,最能体现自己才情的诗都安排在黛玉的名下,可见他对黛玉是何等偏爱。

其实就我而言,我更喜欢《问菊》,它不似《咏菊》那般沉重和老道,而多了几分少女的娇嗔和情思,更符合少女的身份,“一样花开为底迟”写出了她对菊花的关切和叹息,“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则表达了以菊花为知己,希望能够和“她”一起交流的亲昵,仿佛两位闺中知己在喃喃交流时的倾心和默契。

应该说,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菊花诗》被评为最佳,表现了作者的精心安排和良苦用心。如果曹雪芹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为什么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湘云“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呢?原来,作者是要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

咏物抒情,借物喻人,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通过《菊花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