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受到,彤这小家伙不时无刻都在探索,然后实践,然后成长。今天不忙,想到彤这几天的林林总总,最想记录的,就是小家伙对生命与自我的新探索新实践和新认识。
1. 对生与死的再认识
小家伙知道了“生”。从各种各样的故事里,彤看见了小鸡、小鸟都从蛋里孵出来,彤就会问:妈妈,我从什么蛋里孵出来的呢。妈妈就告诉彤,彤是妈妈孕育的,很小的时候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共呆了280天,后来长大了,妈妈肚子里空间太小了,彤彤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到外面生活了。之前看过大头儿子的动画片,彤做出恍然大悟状:知道了知道了,我出来了,妈妈肚子就变成空屋子了。彤还问过妈妈,自己是怎么出来的,妈妈就简单解释,有的宝宝经过产道正常分娩,彤彤是妈妈剖宫产生的,洗澡的时候,给彤看了剖宫产手术的刀口,小家伙表情凝重:妈妈,这么大的伤口,疼吗?妈妈用最幸福最愉快的声音告诉彤彤:手术很疼,但妈妈还觉得很幸福,因为,从此,我就有女儿了。然后,妈妈看见彤的眼睛红红的,拥抱了妈妈,还说:妈妈,我爱你。当时,妈妈的眼睛也有点红,呵呵。从那以后,彤几乎问过自己的每个亲人:你小时候躺在谁的肚子里呢?当然,答案只有一个:妈妈。
小家伙还知道了“死”。由生而起,彤问奶奶:你小时候躺在谁的肚子里呢?奶奶说:我的妈妈呀。彤又问:你的妈妈在哪呢?奶奶说:我的妈妈死了。这个问题盘旋在彤的脑海里,晚上睡觉之前,我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彤:妈妈,奶奶的妈妈怎么死了呢?
妈:奶奶的妈妈很老了,然后生病了,所以就死了。
彤:那我的妈妈也会死吗?
妈:会的。每个人都会死。
彤:我不要妈妈死。(小家伙流眼泪了,紧紧地抱着妈妈)
妈:呵呵,宝贝,人要到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妈妈会看着宝贝长大了,当妈妈,再当奶奶,妈妈要很老很老才会死,这是很遥远的事情。
这个话题好伤感,但心理很感动,妈妈一直都拍着彤,然后也很庆幸,幸亏之前在斯波克育儿经里看过这方面内容,要不,真的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说起。
2.
对亲情的再认识
很早就听一首《家族歌》的童谣,感觉,最近小家伙才很准确的了解妈妈和姥姥姥爷的关系,爸爸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上周末回姥姥家,小家伙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妈妈,你爸爸……”、“妈妈,你妈妈……”。比如姥爷打针了,彤跑过来说:妈妈,你爸爸生病了,你爸爸打针了。呵呵,妈妈想,彤就这样的,小孩子也是这样的,感受到了,就要不停的实践,在实践中再发展。这个星期幼儿园的礼仪识字有“别父母”,回来,妈妈告诉彤,父亲就是爸爸,母亲就是妈妈,都是对长辈的称谓,爷爷还可以称为祖父,奶奶可以称为祖母。这下好了,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家里好像在上演古代话剧,小家伙父亲母亲祖父祖母,一个人就喊的热热闹闹的,跑到爷爷怀里,大喊:祖父,我爱你。让爷爷笑开了花。彤彤是一个懂得爱理解人也会关心人的好宝宝,看见彤的时候,总是能感受到爱在传承、在延伸。
3.
对身体的再认识
星期三,幼儿园集体组织小朋友体检,检查的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彩、乙肝五项、微量元素和肺部听诊。星期二晚上回家,就告诉彤:明天幼儿园要组织体检。看小家伙很懵懂的样子,妈妈想到了百科全书,于是,我们翻开百科全书,带彤一起看我们的内脏器官,肺、心脏、肝脏、胃、大肠小肠,小家伙看得非常感兴趣,妈妈就一边看一边把检查的部位和检查的方法告诉彤,这个方法真的很管用阿,说到抽取一点血,化验以后就知道我们看不见的肝脏是否正常运行,彤也觉得很神奇,从开始的很不情愿变成了跃跃欲试,同时要求希望体检的时候,妈妈也能一起去,呵呵,这是必须的。体检是下午进行的,上午妈妈又在百度上找到了人体内脏器官的彩图,打印了一份带到医院,每进行一项检查,我们就把图片拿出来,整个体检,每个环节小家伙都十分清楚知道是怎样检查,检查哪个部位,整个检查都比较顺利,就是在抽血的时候,彤胖乎乎的小胳膊,被护士扎了三次才取出来,彤说很害怕,还很疼,哭了。总的来说,虽然流了几滴泪,但收获也蛮大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