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姥姥家回来,下车就直奔楼下幼儿园里的沙池子,很快,就从里面轱辘出来一只“小泥猴”,呵呵,这一池沙子,简直就是彤的天堂。
纵观彤玩沙子的历程,感觉,经历了三个转变:
一是从文雅到豪放的转变。呵呵,也不知道这两个词是否恰当。最开始的时候,彤很文静的坐在沙池的边上玩,用小手拍拍抓抓,如此而已;慢慢的,就过渡到了沙池子的中间;然后,就开始把鞋子脱在沙池子的外面;再后来,也就是现在,沙堆里面摸爬滚打,比在卧室的床上还惬意。回家洗澡,浴房里一层沙子……
二是从带玩具到捡垃圾的转变。开始,我们都还带一些沙滩玩具,后来发现,小泥猴对自己捡来的小瓶子、小盒子更感兴趣,索性就不管了,晚上空手出来,小泥猴很有经验的到窝风的地方很快就筛选出几样自己特别满意的宝贝,然后就疯玩到天黑。
三是从沙子到泥巴的转变。玩着玩着,突然有一天,小泥猴发现水可以和沙子一起玩,从那天开始,我们用小水壶带出来的饮用水基本都用来制造泥巴了。
对这池沙子,简直可以用“痴情”来言喻。甚至在下雨的傍晚,小泥猴都要穿着雨衣和靴子到这里走上一遭,沙子,也同样带给小家伙很多的收获:
沙子是想象力的源泉。怎么想怎么设计都可以,沙子带给彤很多很多的灵感,可以成为小泥猴假象世界里的一切物事。所以,玩沙子的过程,彤是专注和执着的。
沙子是交流的载体。玩沙子的过程,也是社交的过程阿,小家伙在这里找了很多的小伙伴,有过被邀请的经历,有过邀请别人被拒绝的经历,有过被抢玩具的经历,有过分享小朋友玩具的经历,有过被推倒的经历,总之,小小的沙池子,已经是小小的世界了。
沙子也促进了宝宝的自身发展。感觉彤手部的精细动作,还有身体的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当然,毕竟还不到40个月,个别的时候还是笨得很好笑的。
沙子还密切了亲子关系。每天玩完,都觉得彤很满足很愉快,很赖皮的让妈妈背着或者抱着回家,一边走还一边轻轻的亲亲妈妈,说:我喜欢你,妈妈。有的时候梦里还呵呵笑呢。
一池沙子,想不到的魔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