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花江铁路桥头那日本炮楼

(2009-04-07 11:09:54)
标签:

军事

松花江铁路桥头那日本炮楼松花江铁路桥头那日本炮楼松花江铁路桥头那日本炮楼佳木斯松花江北岸铁路大桥的日本守桥炮楼

 

松花江铁路桥头那日本炮楼

 

在记忆中的几十年来,伫立在松花江铁路大桥南北两岸的桥头堡——日本炮楼,象灰色的幽灵蹲守在那里,透露着恐怖、阴森、冷漠。荒弃的炮楼,仿佛一座陈年古堡,该发生多少故事,人们不得而知,尤其是作用于军事防御工事建筑,给这座孤零零的炮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清明节第二天,作家亚楠提议要去那个炮楼去实地踏查一回,也好感受到伪满洲国日本侵略东北时的凶残暴戾,为他眼下正在着手编写的日本开拓团,在伪满题材的三十集电视剧《残阳》做个铺垫。如果想再现那段历史,没有刻画那个时代的印记恐怕是不真实的。于是,由郭老三驾车、王庭长陪同,我们四人在春风凉飕飕、乌云密集的下午,登上了江南岸这座千疮百孔,却仍如乌龟壳般坚固的灰色“家伙”。

整栋炮楼全都是钢筋混凝土浇注,墙壁厚达半米,分地下室两层,地面三层,最顶层呈U型桶状该是了望用的,估计那时候,可以俯瞰佳木斯全城。除了顶层外,其他四层使用面积大约有300多平方米,驻扎一个中队的日本鬼子是没问题的。看来,日本人的军事工程设计,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先进的,炮楼内部各个功能区域都跟完备,外观看着不大的建筑,里面却别有洞天。作战室、弹药库、宿舍、食堂、厕所一应俱全。通风口、烟道、了望口、射击口,遍布炮楼四周,光射击的机枪口,就分跪式的、俯卧式的,设计十分精致,视野里没有死角。据说,在地下室里,有条暗道穿江而过,直通江北。趴在地面扒开的窟窿往下看,地下室阴森黑暗、有些渗人。环顾炮楼内部,从当年勾勒的棚顶来看,完全是日式风格,分成了格局不一的小屋,各有各的用途吧!

这个守桥炮楼,在当时北满铁路沿线上,凡是路过江河,随处可见,除了松花江上游哈尔滨大桥的炮楼规模与之等同外,再也没有见过比着大的了。那年月,中国还不产水泥,老百姓俗称“洋灰”,可见,从遥远的日本国运来的水泥钢筋,来修建这样的碉堡式的炮楼,不仅是防御抗联勇士的袭击和苏联的进攻,其长期驻守思想和殖民统治的野心可见一斑。

中国人太穷了,江桥拆除后,无人看管的炮楼里,能拆砸下来的钢筋、铁门给抠得乱七八糟,整座建筑残墙断壁,面目全非,剩下的是抠不动的主体,小鬼子建造的东西实在太坚固了。其实,这是侵华日军的一个历史罪证,理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起来才是。不知道,公仆们在四处考察景观建设、热情发包工程、槲光交措中,是否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从拆断的原来路基端头,修砌的毛坯台阶上来看,这里也该是十里景观带的一个历史点缀。

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战60周年推算,1932年日军进驻哈尔滨,接管北满铁路,随后延伸到佳木斯,这个炮楼该有67年的风雨历史了。

松花江生生不息地静静流淌着,承载了多少历史和往事,而伫立在江畔那座炮楼上,密匝匝的机枪眼,象倭寇的眼睛,黑洞洞地窥视着三江平原这块黑土地,让人对久远岁月有股说不出的疼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