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大千苍莽幽翠图

标签:
药堂诗词文学原创情感空间感悟随笔杂谈 |
读张大千苍莽幽翠图
半世江南半世家,苍茫一别走天涯。
千山画尽空余恨,梦里秋迟梦里花。
秋颜素心雅和
梦里秋迟梦里花,相知最怕泊天涯。
人生苦短需珍重,莫遣痴心恨晚霞。
(原文见晓风残月:“张大千
张大千与红颜知己李秋君
当代画坛泰斗张大千二十多岁时拼搏于上海画界,仿石涛的画到了连行家都无法鉴别真伪的地步。那时,宁波富商李茂昌也是被他“骗”过的富贾之一,不过他女儿李秋君笑着说画是假的,但作画之人天赋极高,将来成就之大可能是划时代的。听了女儿的话,李茂昌便几次邀请张大千到宁波自己的府上小住,实际上是有意让他跟女儿相识。
李茂昌的女儿李秋君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一日张大千应李茂昌之约到宁波来玩,在客厅被一巨幅《荷花图》所吸引,赞叹:“画界果真是天外有天啊!看此画技法气势为一男子,但字体娟秀、意境脱俗又有女风,实在让我弄不明白。”李茂昌问张可想见见画主?张大千连忙点头,并说要拜此高人为师。李茂昌拍拍手,张大千只见一位清丽绝伦的年轻女子从房间里走出来。几秒钟过后张大千终于反应了过来,推开椅子几步跑到李秋君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口中喊着:“晚辈蜀人张爰见过师傅!”一段旷世奇恋就此拉开了序幕……
那次见面后在李茂昌的撮合下,张大千干脆在李秋君所居后楼的“鸥湘堂”里设下自己的画室。两人除了分室而眠外几乎形影不离。相处半年来张大千无时无刻不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相见恨晚?”原来张大千在自己的表妹去世后,在家乡由母亲作主又娶了妻室,第二年还纳了妾。而这位李家三小姐又如何能够屈尊为自己的妾?张大千本性洒脱不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故此他背着李秋君偷偷刻了方“秋迟”的印。一次李秋君见张大千在给四川的妻妾写家书,试探性地对张大千说:“如果他能再收一个大小姐为妾,该是艳福无边啊!”哪知张大千在愣怔了几秒钟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竟一声未吭。
第二天张大千来到了自己的画室,他第一次紧闭了画室静坐了一天。等李秋君端茶进来时,张大千竟扑通一声给她跪下说道:“三妹,抛开男女情事不谈,我一生最近的红颜知己除你之外再无一人。但是,我若纳你为妾,将使一代才女受辱,而我也必遭天谴……”
从此李秋君便把一生的挚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在张大千面前没有再提过婚嫁之事,而是以妹妹自居。
上世纪三十年代,李秋君跟随张大千来到了上海,在国立美术学校任教。李秋君一如既往地照顾张大千的饮食起居,甚至亲手缝制张大千的衣服,张大千云游四方时,便由李秋君代选门徒,徒弟们称李秋君为“师娘”,李秋君也不拒绝,就这样李秋君终身未嫁。
在李秋君的鼓励下,张大千决定远赴敦煌写生,不管张大千到哪里,他从未中断过与李秋君的联系,直到1949年去了东南亚彼此失去了联系为止。张大千从东南亚到南美旅居,他思念一生的挚爱,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收集一点那里的泥土装在信封里,写上三妹亲展。到张大千去世时,他已经有了十几个从来没有被打开的信封。张大千与李秋君自1949年分别后再未见上一面。
1971年李秋君去世时,张大千正在香港举办画展。当听到最爱的人先去的消息时,张大千面朝李秋君居住的方向长跪不起,几日几夜不能进食。从那以后他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身边的弟子们常听他说的一句话是:“三妹她一个人啦……”
八年后张大千谢世,2004年3月,他专为李秋君作的《苍莽幽翠图》终于由好友谢稚柳的后人奉出以千万元的天价拍卖。这幅张大千一生的力作浮出后,“秋迟”的闲章来历才得以最终解密,从而曝光了这段旷世绝恋。
http://www.scart.com.cn/mxx/bbs.x/up.pics/2006.7/2006717114903444591759754155434163.jpg
老年张大千
抗战期间,在沦陷区上海的李秋君同何香凝女士一起组织了灾童救护所,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孤儿。而张大千则万分惦念远在沦陷区的三妹,多次劝她赶快到自己的身边,怕“战乱纷纷,骨肉分离”。但是,李秋君无法离开上海,一是惦记在念书的两个养女,二是不愿给张大千的生活增加负担。1945年8月,远在成都的张大千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挥笔画下了一幅歌颂祖国山河美好的巨幅山水画《苍莽幽翠图》,并且盖上了“秋迟”之印。他盖上此印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他深知此画将是他一生之杰作;二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让远在上海的李秋君看到,遥寄思念之意,以此纪念他们一生的情意。随后,他将此画交给了好友谢稚柳,希望谢稚柳把这幅作品拿到上海展览时,李秋君能看到略寄相思。遗憾的是,谢稚柳还未来得及将这幅画展示给李秋君,《苍莽幽翠图》1952年就被没收,直到1984年才归还给谢稚柳先生,这时,张大千早已远在海外,李秋君终其一生,也未能见到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