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勺之多

(2008-02-05 16:29:46)
标签:

休闲

分类: 淡写人生
一勺之多                          
                    一勺之多
   山海关的老龙头是古代战争的海防要隘,同时也是登高望海的绝佳之处,引得历代名人墨客在此留诗题字。早在明代这里已是碑匾林立,只可惜这些文物连同澄海楼一起全部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其中就有“一勺之多”碑。
  至于此碑为谁所立?“一勺之多”出自谁人之口?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由明朝的刘永其题写“一勺之多”四字,由王应豫立碑;还有说是出自清乾隆之手,并题五言诗一首,诗的前两句是:“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后由临榆知县钟和梅立为御碑。
?/DIV>
   据考证,“一勺之多”最早出自四书《中庸·右廿五章》,原句是:“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比如说水吧,从一勺一勺积累成浩瀚的大海,那么,鼋(龟)蛟龙鱼鳖就会从这里诞生,有了这些就是有了财富了。显然,不管是谁立的碑,“一勺之多”都是借来之词,树在山海关的老龙头上,其意也有了新的改变。
?/DIV>
大凡观海者均大书大感海之宽广、博大,曹操在其著名的《观沧海》中感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就连文才欠火候的康熙大帝见到大海也大抒其怀:“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由此可见,大海给人的是深远、博大的感觉。
?/DIV>
  记不得谁曾说过: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一勺之多”反馈的正是这种高于大海的宽广情怀,倘没有高瞻远瞩比海还博大的心志,是断然发不出“一勺之多”的感慨的。可以试想,古人观海或在船上。或站峰巅,或登楼宇,其视野是极其有限的。能够把茫茫苍苍一望无际的渤海湾看作区区“一勺”、充其量再多“一点点”,实实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今天在宇航器或飞机上感慨渤海湾是“一勺之多”并不为奇,然而,刘永其也好,乾隆也好,在澄海楼上凭栏看海,就能发出如此的感慨,可见其心胸何其大也,真可谓:站在澄海楼,放眼全世界了。相比之下,曹操、康熙之辈岂不是一海障目,不识世界有多大了吗。
?/DIV>
  由“一勺之多”联想到我们看问题的高度、视野不是也很受用吗!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这个高度并非脚下的高度,而是高于常人的智慧,高于常人的心胸。否则,就是站在喜马拉雅山上,眼前也是雾蒙蒙一片。但愿“一勺之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信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