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月通读书目
2012-07-04:《蒙文通学记》《大学》
2012-07-08:《论语》
2012-07-10:《维摩诘经》
2012-07-11:《首楞严三昧经》《老子》《小学诗礼》
2012-07-12:《汉书艺文志》
2012-07-14:《国学文选类纂》《中庸》《大学》
2012-07-23:《泰和宜山会语》《文章精义》
2012-07-26:《尔雅台答问》
2012-07-27:《史学三书》
2012-07-29:《百家姓》
2012-07-31:《格言联璧》
书生备注:《小学诗礼》《文章精义》《格言联璧》与《百家姓》属于临时起意,不过也有一定收获。尤其《格言联璧》,此前印象不深,我只读过一次(浏览性质),已经多年未曾接触,上周心血来潮,搜得一份文本,虽有若干问题,但不妨碍阅读。昨日找到影印版电子书,若有时间不妨整理一遍。《论语》《大学》《中庸》皆已通读,希望下月也能重温三书,《论语》务求通读一遍,《大学》《中庸》多多益善,至于《孟子》,则视具体情势而定。
准备通读书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春秋》;《幼学琼林》。准备重温书目:《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尔雅台答问续编》。
商务印书馆《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校对质量不假,仍有不少文字错误。该书民国版本就有很多文字问题,后来贺麟修订增补此书,纠正若干错误,不过目前看来,最后出版之前,校对质量仍不理想,依然存在不少硬伤。
二、《诗经》“猗”字读音:绿竹猗猗——猗傩其枝
《诗经·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緑竹猗猗。”
书生备注:这两首诗我都非常喜欢,此前很少关注字音。我当年也不知道从何处看到一种注音版本,两处“猗”字都读作“婀”,所以一直都读此音。最近见到另一版本,其中“绿竹猗猗”之“猗”竟读作“依”。查《汉语大词典》,“猗”字读音有四,其一为“依”,其一为“婀”,两种读音之后皆有具体例证,“绿竹猗猗”则读前音,“猗傩其枝”则读后音。“猗傩”二字确实不必存疑,注音无误,而且“猗”字也非韵脚,影响不大;“绿竹猗猗”之“猗猗”则有待商榷,在此诗中,“猗”字作为韵脚,故应慎重对待。若从上下韵脚来看,“猗”字应读作“婀”,可以参看原诗(见后)。《诗经》之中“猗”字出现次数较多,读音当然不能全部统一,必须根据其义而定;但对“绿竹猗猗”之“猗”,我对《汉语大词典》之相应内容表示存疑。
诗经·卫风·淇奥(节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