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阅读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之一。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能力的评价恰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它给学生指出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向,同时会纠正学生在阅读能力形成中的错误和不足。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实施以下评价:
一、阅读评价标准
①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阅读习惯,懂得和安排时间进行阅读,每天能坚持阅读课外书。
②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
③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二、评价方法
1、分层评价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特别是在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确定各个层次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制定这样的评价标准: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并能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积累在读书笔记上。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能运用学习过的精读、略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主动地写批注、写读书笔记,并能把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在写作上。
2、宽容评价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个阅读材料的理解上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就像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这种多元化的理解,既会有正确的认识,也会有偏离主题的答案、超越“常规”想像、违背“逻辑”的“阔论”。对于学生众多的独特感受,我们就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给予呵护和宽容性的评价。
3、综合评价
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的知识和技能,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应只停留在学生是否能知道相关修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能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能否把阅读中掌握的大量词汇、各种句式和表达方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上。教师还应把学生能否从阅读活动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格的熏陶,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作为阅读评价标准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