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船歌电影音乐古典音乐乐曲技术难度文化 |
分类: 生活玩乐感悟 |
不知怎的 很久没有认真写过文章了.甚至选修课的期末论文也不自己写了.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变的这么懒,实在可悲.这学期的论文题目比较专业,只能自己写了.在脑中挣扎了一秒----写吧!就当练笔了.原来写文的时候顺风走,这次还真的小小推敲了一下呢.发到这里,算认真对待一下我的BLOG.水平一般 看过别太较真.
我难忘的电影音乐中的古典音乐
“船歌”是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四季》中描写六月的作品。每当我听到它时,乐曲里传达的那种带有夏天特殊味道的淡淡的忧郁,总会使我陷入儿时学习这首钢琴作品时的那段记忆里去。
《四季》的技术难度不算高,但个中音乐味道是远远大于他乐曲的技术难度的。所以象我这样的琴童,往往在学习这首作品乃至整个《四季》作品时,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正在我连续几周都没达到老师要求又无法进步的苦恼时刻,妈妈跟我说那天晚上要看电影,说看了电影可以帮助我更好的理解这首曲子。我带着疑惑的心情看了那部电影《小熊的故事》。
这个电影是部讲述一只小熊在大自然中成长的记录式的无声电影。全程没有对白,只有不时响起的“船歌”为背景音乐。在一个没有台词对白的电影里,电影音乐就显得那么重要。它掌握着电影的节奏,它的起伏会带动电影的气息。记得电影中船歌的音乐响起的一刻,我愣住了——它比我平时演奏的速度要慢好几倍!这个速度是我从来没有在练习的时候尝试过的,它过于慢了。但看到电影我才猛然醒悟到速度——这就是我为什么掌握不好这首乐曲精髓的原因。看着电影中那只小熊笨拙、吃力地爬山的样子,配合着船歌悠扬的旋律,好象这首作品就是为这部电影而写。我惊叹着音乐本身的创造力和包容性,一首“船歌”却把一只小熊的生活表现的恰如其分。于是我终于明白,表达音乐要靠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表达音乐也绝不能局限与标题当中。
当我经过电影的启发,再到老师那回课的时候,我用比老师要求的慢很多的速度表达了我对乐曲的理解。老师起初吃了一惊,但最终被我传达出的那种音乐情感打动了,我 那与老师要求不太一致的处理也被认可了。
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更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它教会我展开想象的双翼,在音乐无限美妙的世界里尽情飞翔,探索对音乐更深的认识。这部电影也成为了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之一。每当我听到或再次弹起“船歌”的时候,脑海中总能浮现出那只小熊可爱又有些笨拙的身影,在伴随着“船歌”那仿佛疑惑的问着又或是一声叹息的旋律,一步一步地向茂密的丛林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