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兰之歌》梗概

(2008-07-25 12:03:24)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箚记

《罗兰之歌》,法兰西史诗,我很诧异它为什么叫罗兰之歌?!叫查理大帝远征萨拉戈萨不就得了……

 

故事梗概:

查理曼远征萨拉戈萨,敌国国王求和,所有人都反对除了加纳隆,于是罗兰推荐加纳隆作为国王的使者去招降。然而加纳隆却在萨拉戈萨与敌人结盟,设计陷害罗兰。于是在法兰西军队撤退时罗兰断后,其所率领的2万人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剿下全军覆没,但同时也给敌军造成了重创。查理曼驰军回援,但是为时已晚,于是向西班牙发动报复。巴比伦人驰援西班牙,但被法兰西人全歼,西班牙国王闻讯而死。法兰西人然后攻陷了萨拉戈萨,俘虏王后,然后归国后最终处死了叛徒加纳隆。

 

梗概之后我就要开始胡说八道了:

《罗兰之歌》是与《尼伯龙之歌》、《熙德之歌》并称中古欧洲三大英雄史诗的,然而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它成书最早的缘故,至少完全没有《尼伯龙人之歌》的吸引人。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是一部“没有情节”的史诗。如果拿《罗兰之歌》和《贝奥武甫》来比较,前者概括起来就是上面那一点点,后者则需要很多笔墨,前者就好像一部动作片,注重的是效果,后者则像一部……怎么说呢,就是不失效果而情节又跌宕起伏。

 

我没有拿它和荷马史诗比较过,不知道哪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会更多一些。《罗兰之歌》中详细介绍了每一个人的出场,然后详细描写了战场上谁怎么杀死了谁,而这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我开始试图整理人物关系,但是后来发现这种记录方式对这部史诗是完全不对路子的,有的史诗人物虽然多,但彼此之间是有复杂联系的,比如《萨迦》,记录起来也很有意思,有的史诗虽然人不多关系也不复杂但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饱满,比如《尼伯龙人之歌》,但是这部史诗中出现的人物不仅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复杂的关联,而且出现的目的仅仅就是:杀人与被杀。

 

即使罗兰,我们知道他什么?有一把朵兰宝剑,曾经是侯爵现在是伯爵,有一匹宝马,然后是查理曼的侄子,加纳隆是他的继父。然后呢?就是他都杀死了哪些哪些异教徒。所以我说,干吗叫罗兰之歌……叫查理曼远征萨拉戈萨就好了……就是一部战场实录……

 

Any……其实说了这么多,失望是主要的……有时间我会在试图挖掘一些其中的好处的……

没有《埃达》中丰富的隐喻和典故,没有《尼伯龙人之歌》里隽永的语言和光辉四射的英雄(我觉得罗兰的形象连吕狄格都不如……),没有《贝奥武甫》中传奇的故事,没有《萨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嗯,杀来杀去或许就是它的特点,千篇一律的文字,记载着千篇一律的杀人情节和千篇一律的话语……想要在行文中从中获得启发有所借鉴确实我的功力还远远不够呢……或许这就是它高妙的地方,没有其他史诗那么浅显?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妖精之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