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钟于情

(2015-05-23 09:04:16)
标签:

杂谈

http://ww3/large/4c0372eajw1esdwronm31j20k00c0go6.jpg独钟于情

申赋渔

有人问我,南京人怎么样?我说:重情。怎么个重情?那要从六朝时说起。
    王徽之是个任诞之人。用今天的话说,比较自我、任性还有点狂傲。
    夫子庙淮清桥旁边,在东晋的时候有个渡口,叫萧家渡。王徽之的船停在那里,正巧也有个大名人从岸上经过。是谁呢?桓伊。桓伊这个人了不起,能文能武。曾与谢琰、谢玄一起在淝水打败了符坚。吹笛更是号称“江左第一”。这是客气和文雅的说法。衣冠南渡,文化南迁。江左第一,便是天下第一了。
    两人并不相识,王徽之差人上岸带话,话相当傲慢:“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下车,拿出柯笛,“三弄罢,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什么是六朝风度?这便是。
王徽之的一次无理相邀,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梅花三弄”。
这里说点题外话,桓伊吹的“柯笛”,可是大有来历。朝庭请蔡邕去当官,蔡邕躲到江南。就住在离南京不远的溧阳。在这里隐居了十二年。后来回北方,遇到从吴地来的人。蔡邕说:“我曾经过会稽的柯亭,看到屋顶椽竹,东面起第十六根,可以取下来做支笛子。”这人回到绍兴,果然做了支笛子,笛音大妙。蔡邕,这位东汉第一大文豪,因为董卓之死叹了口气,被貂婵的义父王允坚决地杀死了。他的女儿蔡文姬被掳到匈奴。十二年后,才被曹操用重金赎回。并介绍给董祀做妻子。
董祀后来犯了罪,要问斩。大冬天的,蔡文姬赤着脚,披散着头发,去找曹操求情,救了他一命。为此蔡文姬默写了已经失传的她小时候背得的400多篇古籍送给曹操。可怕的是,竟然一点儿错误没有。这位大才女,还继承了父亲的音乐才华,作了“胡笳十八拍”,留给现在的我们。或许是受此打击吧,据一地方志所说,董祀后人也隐居了,住到湖南衡阳的一座山里。自此诗书传家,文脉不断。家住附近的桓伊,十岁被父亲送来董家读书。书读得好,董老先生大概是一时高兴,把家传的宝贝柯笛送给了他。也因此成就了一代笛王。
再说王徽之。
王徽之是王羲之第五子,书法好,“得其势”。仅仅因为这个,桓伊怕也不至于为他下车吹笛。那到底为什么呢?
王徽之隐居在山阴。有天夜里,下起了大雪。王徽之醒了,起床喝了点酒,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在家里来回徘徊,忽然就想起了好朋友戴逵。即刻上船,乘雪夜访友。
戴逵什么人?东晋著名的大画家、雕塑家。是画圣顾恺之崇拜的大师。琴也弹得好。武陵王司马晞派人请他去弹琴,戴逵把琴摔得破碎,说道:“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随后隐居到剡山。
小船划了一夜,船也要到戴逵家的门口了,王徽之说,掉头,回家。划船的人问(是我也会问):“你这是干么?要到了,不上去喝口水啊?”王徽之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想想也是,天亮了,雪停了,意境没有了,心情也不一样,相见争如不见。只是不知道,那么有性格的戴逵先生会不会有意见。
戴逵知道此事之后是这么说的:“徽之不囿于礼,独钟于情。”
这就叫做知己。
那么,王徽之对情重到什么地步呢?
王献之是王徽之的弟弟。得了重病。王徽之跟术士说:“听说可以把寿命让给别人。我的才华和能力都不如子敬(献之字),我愿意把余生让给他。”术士说:“你也活不久了,哪有余生给人啊。”献之死了,徽之坐到他的床边上,也不哭,拿了献之的琴调音,要给弟弟弹一曲。可是调来调去调不好,徽之叹道:“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回到家,一个多月后,徽之也死了。
这就是王徽之的情。这就是南京人的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