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从澳洲回来的老赵接风。老赵还是五年前回来过。一起聚的还有老郎、老穆和小丁。
饭吃了一半。我说,我们那部电影怎么说。这是五年前跟老赵就谈过的话题。大家说,拍吧。五年前人不齐,现在齐了,拍吧。是的,五年前,每个人都在奔自己的事业,自以为很有前途的事业。五年过去,大家突然发现,所有的路,最后通向的还是艺术。不做艺术,就活得不开心,没意思。现在,是时候了。于是,接风变成了策划会。这个策划会还是五年前开过几次。时隔五年,重新开始,刚开始的时候,找不到感觉。然而,慢慢地,一切都回来了。
我们电影的名字叫《清明》。梗概就不说了。表达的是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世间的浑浊与坚守,感情的荒唐与执着,人性中的文化因子的复活。看似戏谑,其实苍凉,看似叛逆,其实回归。现实中胶着着传统,传统里杂揉着现实。背景放在清明这一天。老郞主演,老穆导,我编,小丁摄像,老赵发行。
策划会一直进行到晚上11点多。大家意犹未尽。商定来日再谈。
人到中年,突然真有了一种中年危机。人人在挣扎,想摆脱既往的庸碌,有所作为。可是总找不到突破口。而经过多年的社会滚打,人生的阅历增加,心胸开宽了,英雄都在寻找用武之地。这几个朋友,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就找不到一个人生的突破口。也许,电影《清明》只是一个尝试。尝试了才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