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周末再回老家一趟。不是很远,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如果有时间,明天或者后天,去花草市场买一棵树。我打算每次回家,都带一种树回去。最近一直为节气的书而忙。书名终于有个相对满意的----《光阴》,为了让人明白,还有个副题“节气的文化之魅”。大自然是外宇宙,人生是内宇宙。也许,只有节气,才能把这两个宇宙的意蕴完美地结合吧。朋友帮我的新书,写了份简介,很喜欢。如下:
内容提要: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中国人宇宙观的显现。藉由对24节气中的文化习俗的诗意描摹,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心灵史的最初底色。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生活艺术、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都被作者隐藏在了那些或浪漫或质朴的故事与传说之中。作者通过笔下轻快流淌的文字,带领读者在无法回溯的光阴中,梦回永远逝去的田园牧歌。
这是一本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详细而富有诗意的描述,反映中国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书,表达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本书不仅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到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文化价值,还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与今天所倡导的绿色和平思想之间的某种天然联系。作者试图通过这本书,把我们现代人被钢筋水泥囚禁的心,放飞到宁静和谐的自然之中,还我们以自由与智慧。
更详细一点的介绍: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是中国人宇宙观、哲学观的显现。《光阴》不是对24节气的资料罗列与介绍,而是采用文化散文的体例,用诗化的语言,去参透一个个节气中,民间习俗中的哲理意蕴,从而成为解读中华民族文化与心灵的独辟蹊径的读本。在今天,那些关于人与天时、人与大地的故事,已成为对于永远逝去的田园牧歌的追忆。本书是想让身处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也能感受自然的律动和天人合一的境界,并让人们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智慧。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24节气,是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晶。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细致观察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现象,通过了解自然界万物生长与没落的现象,将中国独特的气候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进行高度结合,顺应着自然规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24节气,用于指导农作,建立与自然保持高度和谐一致的生活和劳作方式,也由此丰富了传统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生活。虽然在许多民俗以及文化学上都会提及24节气,民间许多地方还保持着以节气指导农事的生活方式,但24节气,却一直被现代人视作历史的化石,少有人真正关注到24节气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而这,对于现代人日渐枯萎的心灵,是一剂最对症的良药。
本书作者,通过对《礼记》、《山海经》、《淮南子》、《天平御览》等古籍及楚辞、唐诗、宋词、各时期人文笔记的梳理,提炼出24节气中,每个节气所蕴含的中国哲学,再用诗一般的语言,将哲理消融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中。本书用24章讲述24个节气的来历及传说,用一幅幅充满诗情的民俗画卷,带着读者重游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回溯到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并感受从远古开始就存在于中国文明中的自然属性。
在《光阴》中,作者有这么多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发现:
回家了。大门上早已贴上了“宜春”二字,所有朝南的窗户上,也都贴上精致美丽的春花。父亲让孩子把抢到的泥牛的土去抹在自家耕牛的长角上,妈妈提醒父亲今天不要去河边挑水。
吃萝卜与不挑水,都是为了不犯春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每一天都不能偷懒。《立春》
因为恐惧,人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得体的举动,对此,古代官府颇为重视。惊蛰之前三天,官府就会派人摇着木铎,告诫城乡的百姓,注意言行。《论语》中,就有人把孔子比喻成木铎。由此可见,竟要木铎来提醒的惊蛰,大意不得。《惊蛰》
“小满”的意思是,万物生长稍得盈满。还没有全满。“小满”之后,没有节气叫做“大满”,不需要。最老的史书《尚书》里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易经》里说:“天道亏盈而益谦。”都是这个意思,太满了不好。《小满》
鹭飞、鹤鸣、饮露,使得白露这一天有着特别的意义。人们把鹭鸶,看作与人有着某种默契的奇鸟,落寞的王禹偁说:“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人们把修身洁行的名士,称为“鹤鸣之士”;把露水,视为品质高洁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来的人们,饮用露水,大多和屈原一样,其实都是表示一种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态度。《白露》
这本以24节气为叙说内容的图书试图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生动的描述和丰富的插图,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到24节气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文化价值,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顺应自然为基础的传统生活的赞美,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与今天所倡导的绿色和平思想之间的某种天然联系。那些轻快流淌的文字,勾勒出天地之间一派和谐的美妙图画。描述24节气的24篇文章,每篇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且,每篇文章,都表达了某种中国人特有的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写作主旨与写作形式的高度统一,成为本书的特色。内容的诗意与语言的优美、插图、装祯的雅致相统一,共同营造了令人深深沉浸的氛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