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哭简介----流泪,是因为感同身受

(2008-05-08 15:18:33)
标签:

情感

流泪,是因为感同身受

 

    这本书,这群孩子,在你慢慢靠近他们时,不知不觉中,你已泪流满面。

    18个故事,18个真实事件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生命、努力与挣扎,应对着现实中的生存和教育困境。他们经历不一,却是同样不幸:因为家庭贫困,一岁半的孩子烫伤后,竟被父亲忍痛遗弃在医院;母亲吸毒被拘,3岁的孩子竟活活饿死在家中;当一个12岁的孩子溺水挣扎时,相距不过10多米远的钓鱼者,竟能心平气和地继续等着鱼儿上钩;品学兼优的哥哥的自杀,给了弟弟必须坚强支撑家庭的理由,弟弟多么希望自己能救贫寒的父母于生存的艰难,却因为没有哥哥那样优秀的成绩,同样面临崩溃;渴望回家探望患病母亲的高校学子,竟因无钱购买几十元的车票,他骑上单车,踏上55个小时的归乡旅程……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沉湎于网络,不可自拔,以抢劫银行求得解脱的大学生(《他想坐牢》);有为了争风吃醋,参加群殴,以至下手凶残的暴力少年(《血色少年》);因为贫困和麻木,竟听任姐姐出走三年,不闻不问,让她疯掉的大学生(《姐姐不疯》)。

    翻开《不哭》,每每被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迷茫与无助、痛苦与扭曲所震惊。我们看到的,是飞速奔驰的发展的车轮,对人心灵的辗压。面对庞大的复杂的无可名状的社会,作者选择了他独特的表现视角:因为少年的洁白,时代的烙印总是格外浓重;同样因为少年的无辜,少年的烦恼总能格外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的思考。

    贫困,使少年沉沦,也使另一部分少年奋发一样,多元化的时代,在淹没了一些孩子的同时,也铸造着另一批孩子。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执着(《9月1日》);对生命的热爱(《微笑的女孩》);对理想的追求(《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

    《不哭》就这样给我们展开了少年真实的群像,表现着他们的命运、心灵与苦痛。而鲜活的生命,又是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关照,因此,成为时代纪录的组成,厚重而深刻。《不哭》,不仅是广大青少年认识自身的最佳渠道,也将引起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不哭》的设计者是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他用将近半年的时间,将《一哭》一书设计得极具创造性与冲击力——贴着纱布与毛边纸,让时间凝固的书脊;粗糙厚重,直指灵魂深处的封面;柔软湿润,会呼吸的内页,完美地呈现出《不哭》本身的现实感、悲悯心和人文关照。

    因为设计,你忍不住会去翻阅,因为内容,你无法忍住你的泪水。这本书,它不带丝毫功利,它来自于没有结茧的柔软的跃动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