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个端午

标签:
那一键端午吃粽子包粽子情感 |
分类: 无博日子 |
没有爆竹的欢快,也没有圆月儿的妩媚,甚至在心外没有一点特别的欢快,只有门旁的一束艾蒿,桌碟里的一粒黄米粽。
其实还有会一壶小酒,盐好的花生,几只酱鸭头。还有就书架边,被风吹响的纸葫芦,让这一筒的在心里构绘出一个节来,再加上一些思念,这就是我的这个端午。
端午,在我的童年里,虽不比南边赛龙舟们的有气氛,但也绝不逊称它为节日。妈妈会提前一天泡好糯米,江米一盆,大黄米一盆,白如玉,黄若金,在包粽前,会把粽叶煮一下,这样轻轻的一煮,粽子节的味道也就来啦。
包粽子好像会来几个人,会是近处的亲友,或是邻居的大妈婶子,大家边说笑,手里边忙活,让屋子里少了空旷,多多欢悦。当时没问过,其实现在也能轻易的想明白,当时各家之所以包上几大锅粽子,要狂吃上三周天才能剥光吃净,原因不仅是粽子甜香,方便食之,有手懒之闲,更一层原因是家家这样的过节,这是一种气氛,这叫过节,这是那辈人里必须的一种活法。
因为五月节过后也要天天吃粽子,所以我也一样,曾经讨厌过粽子的味道,甚至模样。妈爸年龄大了,年风也变化太大,所以大家已经有几年没有亲手包粽啦。我,总标榜是爱生活品生活的一个,一想到那个包粽的复杂,也懒得放胆尝试。不过呀,一想到那旧时五月节里的甜劲,就不知不觉的在心上多了对粽味的体贴。
目前,很爱吃粽,来而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