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山高又奇秀(图文)

标签:
翠岩小寺高崖巨齿鲨二郎洞老尼一线天鹰松鼠铁塔旅游 |
分类: 想浪就最浪 |
想一想,起个这标题,我心里都狠是一乐,叫过矣!
翠岩山是一座小山,小得不起眼,即使与附近的北普陀山、二郎洞山也不能同言,更不用说辽西镇山之名的医巫闾山了,千山?泰山?那是狮子遇到了小蚯蚓,不是一路的,不可比咦,不可比。
说山小,它就几个断续的小山包,即与周边的丘陵搭不成脉,自己又根本构不成岭。如算其海拔就更能显出它的矬,辽宁锦州本就自打着海滨之城的旗号,这里距锦还不到三十华里,自然就高不到哪去。锦朝线不费劲的穿边而过,可以预估,它的身量充其量也就百八十米的样子。
一个秋日的上午,我带上儿子,踩上充电车去翠岩一山小游了一番。
成行的原由有三。一则是当下甲流有泛不便远行,儿子身体是大。另则妻早就推荐说它是个好去处,别看小,但足以出奇,可以看看。至于另一个么?呵呵,儿子假期作业很紧要,要写一篇游记,是“政治”任务。
于是,我们慢给电,轻风送,悠哉由哉,路面新又极平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山门。
“交五块钱!”门旁边钻出一个农嫂,满脸带笑,指点我停好车,说要买门票。
“我儿子不用买,行不?”没听说这里还有卖票的,就当存车费吧。
这山,在我看,就是狼嘴里的下牙床,波动的土山丘陵之上,突兀的生长了一排“石牙”,其实应该是石崖,高竟有五六十米的样子。说它奇,就在这里,是石头山,很险,不同于其它的山。它也是方圆几十里的一个制高点。
入了山门,前行百余米的甬道,就来到“牙根儿”。一座小寺,就建在这里。寺前先是一领铁塔,估计是熏香的用途,上边凸刻着——翠岩山寺。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又不知名的“弹丸”,哪里会有香火,所以这很有花式的铁塔也只是了摆设,冷冷地站在寺前的空地上。
塔后边是四桶石碑。碑文我没有去端详,想来一定是记录了先前的某某功德吧。小寺的台阶很高,而且是两层阶。寺院依崖而建,延着庙顶,即可上望高崖,还要必定会顺势去看一方蓝透了的天空。
与我们一同的游客很少。一个老尼在大殿边与人闲聊着,一个游客正在用镜头瞄向崖顶,他们与我们都同沐浴在一片静静的秋光里。
儿子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儿,跳呀,跑呀,他的笑声里,也让我快乐起来。儿子说我是条巨齿鲨,总是追捕小鱼儿,让不得自由。
出了这个小寺,要经过一段竖放的“W”形阶,回转着,会来到崖腰间的另一个寺。迎门的匾额上写明了,它叫“临济寺”,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它依崖走势而建,说是寺,其实是个极袖珍的,主殿也不到三间,矮矮的,少了仙骨。里边供奉的也是极常见的三清,泥身不是特别魁伟,但很精致,新,应该是刚修缮不久罢。小庙里唯一出色的地方,不是因为建在山腰上,而是寺前与寺后各有一株老枫,树干一个人合抱不过来,枝叶葱茏,由于秋味未极,枫叶们还多在翠绿着。
是不是这两丛绿,让这山得名的?我想是的。这样的大树怎么生长在土壤稀薄的山崖里?而且还岁久长成?真是奇了,不可思议呀。
除了翠岩的奇,余下来就是让我出汗的险了。说其险,不仅是岩的险峻,更包括了“景区”不完善的设施,高崖台阶上,竟很少有护档,也几乎没有警示标识,带儿子来,我是提心掉胆着。
在从一线天下来,由于我专注的去拍枫叶,忘了对他的扯拽照看,结果,害他连摔了两个P墩儿。回来打间时,他还不时的揉一下,可能是摔的重了些。
对我而言,如果说此番没白去,是因为我看到了山鹰的翔,还看到了松鼠的跑,还有就是,我攀爬到崖壁上,冒险去拍野果子,之后怎么下来的自己都不知道,身上缀满了草刺。
其实,我知道,我们去的还不是翠岩山最美的时候。她的最美在深秋,枫红;在雪后,那小寺红顶;在春初,草芽初显的嫩……
有机会,我想一定会再去看看,记住翠岩的秀,记住生活的美。
图再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