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帛书老子道德经详细解释 |
图片是北方丘陵地带的一处村落。冬天清晨那轻薄的雾气静静地、轻轻地躺在这村落上。我在想,老子当年西行之时一定也见过这类似的景象,他也就是在仔细观察这类似的景象中通过学习前人的典籍,总结前人的经验,领悟自然规律然后写出《德经》和《道经》,帮助当时的人理解前人晦涩难懂的典籍,并用来指导当时的人生存。
帛书老子出土于马王堆汉墓,是除了楚墓竹简之外距离老子《德经》、《道经》成书最近的抄本。我们学习前人典籍,应该尽可能的阅读距离作者成书时期最近的版本,因为距离作者成书最近因此版本错误也是最少的。哲学典籍里面的传抄错误会严重影响读者对作者本意的理解,一旦理解偏差则容易走火入魔,从正道步入邪道。比如老子书中有一句话:“报怨以德。”这里的“德”与我们当代人理解的“道德”的“德”有本质区别,这里的“德”指的是“人遵循自然规律做事”。人既然遵循自然规律做事,那么对待“怨”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意思完全一样。后世很多人把老子的“德”字的意思等同于孔子“德”字的意思,曲解老子原文本意,害人害己。吃亏之后又四处宣传诽谤圣贤的典籍,就是由正道步入邪道。

第一、老子的《道德经》只讲了一个意思,绝不会有第二个意思。
第二、老子《道经》讲的是当时人类所归纳的自然规律。《德经》则讲的是人如何做才能学习、运用自然规律。《道经》讲的是定理,《德经》讲的是人如何使用定理。
第三、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约束他人的。
第四、哲学是从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用于指导当地人生活的学科,由于环境不同,哲学的形式也相应的有所不同。
第五、世间万事万物一体两面,我们要学会“整体看事,局部做事”。
第六、甲骨文具有完整的文字体系,是我们现代文字的根源所在。
第七、古汉语中单个字的意义多表示一件完整的事情。
第八、古汉语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另一门语言,学习古汉语就如同学习英语一样。
第九、先秦哲学所产生的时期,周天子是存在的。虽然当时各诸侯国的力量都比周天子的力量强大,虽然周天子的天子之位一直被觊觎;但由于各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制衡导致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敢于明目张胆的公然抢夺周天子的位置。这是阅读先秦哲学必须在脑子里刻上印记的一个前提条件,忘了这个条件,很多先秦时期的书籍就没有了现实基础,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就不容易理解。
第十、“哲学”的两个面包括“哲学理论”与“哲学实践”。“哲学理论”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的那种“幸福是什么”的观点,而“哲学实践”则是教给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具体方法。一个人只有具备把“哲学理论”用于“哲学实践”的能力,并因此获得好的结果,才能说明这个人真正的懂得“哲学”。










































































本文版权归“浮生闲话”所有。关于帛书老子道德经逐字逐句详细解释的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浮生闲话”。还有《大学》章句的完整解释。与您共同探讨道德经、大学、坛经等哲学问题,还有原创小说、教育、经济、社会热点话题等。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