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贵在坚持——怀瑾钢琴学习之感
(2010-08-19 15:42:56)
标签:
钢琴学习教养育儿 |
时间,稍纵即逝。晃眼间,怀瑾成为琴童的日子也有一年八个月了。看着抽屉里摆满的练琴卡、学琴笔记、曲谱,各中快乐与艰辛,难以言表啊。
这么久了,作为琴童的母亲,最深的两点感受,一是苦练基础,厚积薄发;二是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怀瑾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初遇的入门老师,音乐教育专业出身,在钢琴的教学中,重兴趣,轻基础。怀瑾的入门阶段,似乎走得比其他琴童要轻松。学琴八个月时,便一路参加艺术比赛,冲入全国决赛,还拿一个幼儿组的银奖回来。
那时,作为母亲的我,竟是有些沾沾自喜的。以为,怀瑾真的是音乐小天才,也天真的以为,有音乐感觉,便能学习钢琴。
第九个月,入门老师因故辞职,怀瑾重新拜在武汉音乐学院出身的齐老师门下。齐老师六岁入武音学习钢琴演奏,是业内的学院派。第一次课后,齐老师便严肃的与我交流,说,怀瑾的乐感、识谱、节奏能力都不错,缺就缺在基础功太差,手指无力,下键紧张,站立不足。
于是,自第九个月起,怀瑾才开始,进入手指操、哈农的学习与训练。 同步,齐老师也拉慢了乐曲的学习进度。
在九个月前,怀瑾的钢琴学习,一直以乐曲为主,小汤竟是弹了三本,但练习曲,一首也未曾练习过。
剩下的日子,对于怀瑾来说,是枯燥且艰难的。一是,手指操与哈农在音乐上的重复性,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二是,突然而来的手指练习强度,也令怀瑾十分不适应;三是,天生的骨骼细弱,怀瑾的进步比起同伴们,显然变慢;四是,一下子从优秀、赞美进入到平凡、批评,孩子的自信心,也在减弱。
作为母亲,从九月到这个八月,近一年的功夫,是我心情最复杂的一年。也是怀瑾学琴最艰辛的一年。
一面是孩子面对钢琴的枯燥,偷懒,不认真,缺乏主动性;另一面是放弃还是坚持的矛盾。我知道,一味的批评与不满,只会让孩子更为倦怠,同时,放弃只会带来孩子今后面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难关,确是要花一些心思。
坚持,这世上恐怕没有比坚持更为灵验的神丹妙药了。琴童的坚持,更多的在于家长的坚持。这种坚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长要坚持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学习得更好;家长的意志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孩子的意志力。毕竟,我们的孩子都只是六七岁的年纪,很难去依赖一个孩子,拥有坚强与坚持。二是家长要坚持标准,监督并不停懈的练习。近一年来,每日的一小时练琴时间,半小时的哈农和手指操,是我家的必上节目,不论寒暑还是节假日。
厚积薄发,放慢进度,苦练基础。一年来,怀瑾的学习进度,比我的预期要慢了许多。今年十月的三级考试,在和齐老师商量后,我们也没有报名参加。尽管周围的孩子们,都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钢琴三级考试的曲目,我们,却仍是按着苦练基础的步伐,哈农,手指操,车尔尼。。。一点点的前进着。
怀瑾也会与同伴们比较,我却给她讲了一个关于长跑的小故事。第一圈快,并不等于最后一圈快,钢琴也罢,今后的学习也罢,人生也罢,是一段长跑。打好基础,储备能量,擅于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直到终点才能说是否笑得最好。
鼓励。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中,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的使用批评或是惩罚,孰不知,信心是构建兴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孩子。每每她有小的进步时,齐老师总会给个小笑脸,鼓励她。而我呢,也会在笑脸积累到五个时,实现她一个小小的愿望。同时,她的每一支新曲子,都会录下来,在她的播客上,与她的博友们分享。在这么多朋友的鼓励下,怀瑾的信心,与日俱增。
上周回课,齐老师很开心的告诉我,怀瑾的手指大有进步,目前,学习的进度也趋于正常。看着怀瑾逐步走出钢琴学习的瓶颈期,开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