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没更新。BUSY
NOW。今天抽空写一些。事出有因,缘于怀瑾的话。
近来,她每日必看少儿频道大风车举办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昨晚的一期,好像是在谈孩子为什么会对长辈嚷嚷。专家分析,仍是缘于家长日常间沟通方式的不正确.
这时,我在边上插话了,说,EN,你看,我和你爸就从来不吵架!谁知怀瑾冷不丁的冒了一句,上周我感冒了,你们还吵架了呢!
我,确是顿时愣住了.说实话,我和她爹可没把平日时,偶尔的小争论当作吵架.只是观点不同吧,结果,在孩子的心目中,却形成了这样的印象.
晚上,和她爸爸反思了,我们日常沟通中不注意的小细节.
第一,不同意见时,发表各自见解,但不能强烈反对对方,并且说反对性结论.这样,一是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之间不和谐.二是孩子也会在过程中学会,不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第二,观点不同时,也不要打断对方的说话,或是表现是强烈的不耐烦.身教胜于言教.家长都不能做到虚心,孩子又怎么能谦虚呢?!
第三,如果两个人要讨论激烈的问题(呵呵,我们常在家里讨论问题,非家事啊,所以,有时是有些激烈的),选择孩子不在的时候,不要把好辩论的姿态,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第四,不要在孩子面前评论对方的家务事(婆家的乱七八糟啊,娘家的乱七八糟啊),这些议论,会让孩子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在大家庭成员中分出亲疏。
第五,不要直接批评对方做过的事情不完美。特别是不能使用“又”、“怎么”类的排比、质问句?比如,菜没炒好啊!衣服忘收了啊。。。。这样的埋怨,也会让孩子学会埋怨事物,不能学习宽容。
唉,一遭不甚啊,我和她爹真是几百年也没吵过架,我们还一直以此为豪。咋就这么一次小小的失误,被小丫头这样理解了呢?!
呵呵,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我们都要学习做合格的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