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象棋是一个融科学,文化,艺术,体育,智力运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享受休闲和娱乐,另一方面也斗智斗勇,一个完整的个性风格。悠久的历史和无数的事实证明,国际象棋不仅是艺术和科学的竞争性。小学生学习下国际象棋可以开发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教给他们一个大胆的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为了培养和塑造人才,深圳市龙岗区中海怡翠学校在创国际象棋特色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2013年10月该校在重庆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校创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经验会上交流,受到与会者地好评。

国际象棋 塑造人才
——浅谈国际象棋特色学校之创建
2013年国庆长假,深圳市龙岗区中海怡翠学校是在热烈、紧张、兴奋和忙碌中度过的。全国协作区“中海怡翠杯”少儿国际象棋冠军赛在该校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地28个参赛队,共计337名少儿棋手参加比赛。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10岁,最小的5岁。比赛按年龄、分男女个人赛形式分组,共设置7个组别。从10月2日至4日,经过3天9轮激烈角逐,56名小棋手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大赛各组别奖项。全国协作区少儿国际象棋比赛至今已举办25届,是目前唯一由民间筹办的国家级国际象棋赛事。中海怡翠学校作为本届大赛承办单位,参赛队员最多,成绩最突出,被全国协作区棋类协会授予“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荣誉称号。在此仅就创建国际象棋特色学校问题谈如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国际象棋特色教育的构思
中海怡翠学校创办于2001年9月,起初是民办学校,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和办学理念都相对滞后;由于社区群众的强烈要求,2010年8月,中海怡翠学校转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为办好这所学校,三年来,该校除了在健全领导班子、加强师资队伍、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办学理念、更新教学设施、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外,还在学校特色建设问题上花了一番心思,下了很多功夫。该校之所以选定国际象棋为特色,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物以稀为贵。从深圳市、龙岗区的中小学来看,学校特色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体育、文艺和科技等方面,如果我们尾随其后,自然难以有所作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国际象棋特色学校也是凤毛麟角,该校参与其中,便于脱颖而出。
2、棋理如人理。青少年成长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热情有余、严谨不足的过程,《棋经》上说“博弈之道,贵乎谨严”,学下棋应当有利于学生从幼稚走上成熟。人们常说
“棋错一着,满盘皆输”,学生的成长也像下棋一样,应统观全局,走好每一步。国际象棋作为一种头脑智力体操,可以寓教于乐,不但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修德养性,有利健全人格的塑造。
3、可因地制宜。中海怡翠学校校园面积较小,开展体育、文艺和科技类活动所受限制较多,但是学校所处的中海怡翠山庄是一个有近5000住户的较大社区,早就有一家国际象棋俱乐部,少数学生也因家长而接触过国际象棋;2004年,学校就曾经尝试过国际象棋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具有创建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的先天条件。

二、国际象棋特色教育的实践
2011年3月,该校正式确立学校以国际象棋为特色,让国际象棋走进课堂,成为学校的品牌之一。为此,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相关工作。
1、达成广泛共识。以国际象棋为特色虽然经过深思熟虑,已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使全校师生充分认同,使全体学生家长充分认可。只有形成广泛的共识,才有可能让国际象棋这朵奇葩在校园绽开。于是在学校大力推广国际象棋,在教师中开设国际象棋的培训班,成立国际象棋研修小组,让教师这一伙“大孩子”吸引、带动学生那一群“小孩子”玩起国际象棋来。在学生中开展国际象棋故事活动,从棋盘到棋子,从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到历届王冠获得者,再到超级电脑fritz,让一个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领学生感知国际象棋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还不定期地为学生家长举办国际象棋讲座,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玩国际象棋是非常有益的。
2、培养专业人才。学校还引进了国际象棋教练5人,做为专职教师。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师资队伍,外出取经学习,邀请专家来校讲座等举措,搭建教师与外界交流学习的平台。种种举措,基本形成一支能够适应我校国际象棋特色教育的教师队伍。
3、纳入校本课程。2008年,国际象棋作为校本课程正式进入课堂。学校自行制定了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千字的国际象棋校本教材。每班1周开设1节国际象棋课,系统地讲授国际象棋的规则、技巧和相关知识;探索“棋理”和“人理”的关系,以棋启智,借棋育人;学会下棋,学会做人。学校德育处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走好每一步”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明白
“走好每一步”的重要性,从小就懂得“走错一步”的危害性;使师生都能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语文科组开展了“国际象棋小论坛”活动。学生在论坛上有的抒发对弈胜利后的喜悦,有的畅谈下棋的战略战术,更多的是争辩棋德、棋风问题。学生在争论中感悟到棋德如人的道理,养成“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无悔大丈夫”、“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品德。
4、探究方式方法。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该校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游戏法、讲授法、练习法、竞赛法等。国际象棋从宽泛的角度来说是一项娱乐性的竞技活动,但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因此一定要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例如为帮助学生掌握棋子的走法,就有游戏“小马吃草”、“小象运木”、“小兵升变”等。练习法、讲授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持续不断地使学生保持对国际象棋的兴趣。不定期开展评选“优秀小棋士”、“进步小棋士”、“文明小棋士”
“校园十佳棋手”等活动,借助班会、专栏、广播、校报等宣传渠道,加强宣传表彰力度,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每学年举办全校“国际象棋艺术节”,从班级擂台选拔赛到年级组团体赛、个人赛,再到师生友谊赛。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国际象棋作为一种智力游戏,对弈成败的刺激性,使学生兴趣得到强化,潜力得到挖掘,活力得到释放,思维得到训练,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
5、营造特色环境。校门口有国际象棋文化墙,墙上有学生国际象棋比赛图片;每张休闲桌上有国际象棋黑白格棋盘;走廊上有国际象棋趣味贴图等。让学生一进校门就置身于国际象棋的王国里,时时感受到国际象棋的存在,处处感受到国际象棋的魅力。
6、广引源头活水。学校所在社区有不少是国际象棋爱好者,其中不乏高手,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倡导家长与孩子开展“亲子棋赛”,邻里之间开展“家庭棋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棋艺,提高了水平,还融洽了家庭亲情,和谐了邻里关系,密切了家校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长的参与,为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许多家长自发的、自愿的来学校做义工,迎来送往,维护秩序,帮了学校的大忙。我们先后三次举办广东省珠三角“中海怡翠杯”国际象棋少儿公开赛,每次活动,学生、家长、教练员、裁判员,总人数都在千人以上,要保证赛事安全、文明、有序、顺利地进行,如果没有家长义工的大力协助,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7、举办“中海怡翠杯”。几年来,该校成功举办三届广东省珠三角“中海怡翠杯”国际象棋少儿公开赛,来自广州、中山、珠海、深圳市等地的20多个支参赛队,参赛选手近千人。还是以该校校名命名的省级赛事,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而且为该校学生提供了展示棋艺、切磋棋技、崭露头角的平台。

三、国际象棋特色教育的体会
自从国际象棋作为校本课程正式进人课堂以来,全校学生1500多人,会下国际象棋的占90%以上,其中棋协大师1人,候补棋协大师1名,棋协一级棋士12人,二级棋士53人,三级至十级棋士200多人。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广东省珠三角“中海怡翠杯”少儿国际象棋公开赛,最近又圆满承办了全国协作区“中海怡翠杯”少儿国际象棋。受深圳市棋类协会委托,我们还在10月19日至20日,承办了“体彩杯”2013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国际象棋赛。搞了几年国际象棋特色教育,可谓感慨良多,有了最深切的体会。
一是国际象棋特色教育作用很多。不仅使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高级娱乐工具,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少儿高手,而且有力地强化了学校校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认真做事,诚信做人”。中海怡翠学校的学生显得更聪明、更活泼、更文静、更成熟,学生犯罪率一直是零。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五年级3班学生唐远卓,原本学习成绩平平,是国际象棋使他迅速提升,不仅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而且还顺利晋升为棋协大师级,相当于国家二级运动员。三年级2班学生谢宗恒,一向比较调皮好动,可谓“屡教不改”,是国际象棋使他变得沉稳睿智,成为公认的好学生。
二是国际象棋特色教育任重道远。虽然我们学校被授予“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称号,但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今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多。就好像刚刚种下一棵小树,还要经过长期的培育,耐心的等待,小树才可能渐渐地长大,一直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对于这一点,该校有清醒的认识,一定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非要搞出一点名堂来不可。
三是国际象棋特色教育辛苦劳累。所有大型活动、赛事都只能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每次活动、赛事参与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因为一个参赛的孩子至少要带来一个家长,有的甚至会带来一家五口人。仅维持秩序,确保不出安全事故,学校就要动员50%以上教职工参与工作。按照深圳的规定,学校是不可能给教职工发放津贴或加班费的,只能是做义工。初步统计,仅国际象棋这一个项目,全校教职工每年人均做义工15个工作日。最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所有的教职工都没有怨言。
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国际象棋特色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历过第一境,思索阶段;现在正处于第二境,追求阶段。没有追求阶段,就不可能达到第三境,顿悟阶段。所以,最后借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作为结束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选手比赛的情景

美丽的校园
(文中插图来自网上 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