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拉鲁肽欧洲上市后首次大规模研究发布

(2009-10-09 09:50:13)
标签:

养生

健康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利拉鲁

欧洲

分类: 一地鸡毛

 利拉鲁肽欧洲上市后首次大规模研究发布

 

    2009年7月,利拉鲁肽(liraglutide)获准在欧盟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其适应证包括:对于服用最大剂量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者,可联合使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以改善血糖控制;对于接受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治疗仍不能控制血糖者,可加用利拉鲁肽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本届EASD会议又发布了一系列利拉鲁肽相关研究,显示了其良好的早期、长期控糖效果。

    利拉鲁肽是首个每日注射1次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入选6500多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利拉鲁肽系列临床研究(LEAD研究)已证实,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血糖和体重,且低血糖发生风险很小。在本届EASD会议中,共5位学者以口头报告方式汇报了利拉鲁肽最新研究,还有12篇相关研究壁报展示,涉及内容不仅有LEAD延长期研究,还有针对东方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甚至肥胖人群的临床试验,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

    长期治疗疗效持久

    为期1年的LEAD-3研究共纳入746例患者,结果显示与格列美脲单药治疗相比,利拉鲁肽单药治疗可更好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重、低血糖发生率及收缩压。最新公布的后续观察1年的LEAD-3延长期研究显示,利拉鲁肽治疗1年时在临床及统计学上对HbA1c、FPG、体重及低血糖发生率的显著降低作用,在治疗2年后仍保持,显示利拉鲁肽较磺脲类药物更具降糖优势,且无低血糖发生。

    瑞典弗里德(Frid)教授报告的LEAD-2延长期研究同样证实,与原研究治疗6个月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2年,患者HbA1c水平的改善仍与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组相当,且低血糖发生率仅为后者的1/10。同时,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组患者在2年用药期间体重减轻3 kg,而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组患者体重轻度增加,进一步显示了利拉鲁肽长期治疗的持久疗效。

    早期使用获益更多

    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之前,β细胞功能已呈进行性下降,并随着病程的延长而持续降低。

    既往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具有β细胞功能保护作用。在本届EASD会议中,英国马修斯(Matthews)教授报告了一项荟萃分析,其结果进一步显示,利拉鲁肽的疗效虽然不依赖于基线β细胞功能状况,但对基线β细胞功能较好的患者,利拉鲁肽的疗效也更好,这意味着在糖尿病病程早期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阶段,利拉鲁肽对该人群是否也有益呢?

    英国芬纳(Finer)教授报告,在175例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利拉鲁肽1.2~3.0 mg每日注射1次,持续20周,可使糖尿病前期发病率显著降低,并逆转糖尿病前期,提示利拉鲁肽治疗可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且,与安慰剂相比,利拉鲁肽可显著减轻患者体重。不过,该药减少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效果为治疗作用还是预防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总之,利拉鲁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了其用于早期治疗的优势和长期治疗的良好效果,为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证据。但该药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尚待更长时间的临床观察验证。目前,利拉鲁肽的上市申请正在美国FDA和日本药品监管机构进行审批,也期待其能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中国,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纪立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