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爱点亮心中的希望

(2009-06-18 13:11:18)
标签:

糖尿病

护士

健康教育学

手语

贾芸

健康

分类: 博主文集

用爱点亮心中的希望

 

一位普通的白衣天使,却凭自己的执着与奉献谱写了不平凡的业绩;曾一度失去光明,却以顽强的毅力坚守着自己心中的信念。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她就是国内著名的糖尿病专职教育护士贾芸,一名骄傲的“南丁格尔”。

 

“护士其实是非常崇高的职业”,贾芸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不仅因为她们每天都在做好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受困之人,而且她们是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坚持工作。压力来自社会、当前的医疗环境、病人及其家属,还来自自身的家庭。但身为护士,必须把自己的困难埋藏起来,依然每天微笑着出现在病房里,耐心地照顾病人,这是非常难得的。”

 

意外受伤让我成长

贾芸走上护士这一工作岗位,最初源于母亲的期望。刚开始她并不喜欢做护士,因为觉得护士的工作又脏又累,不被别人理解。1991年,年轻的贾芸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左眼重伤,当时面临着双目失明的危险,但是,正是这次意外也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在卧床的那段日子里,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病人的无奈与无助。“最令我感动的,是我所在病房的护士长,她发动了科里所有的护士利用业余时间特护我”,贾芸回忆说,“其中有一位护士,她叫陆洁,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承担起我的全部的生活护理,白天精心照顾,晚上陪我睡觉,倾听我的哭诉,安慰我的心理,在我的眼里她就像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当时我对自己说,如果我能恢复光明的话,一定要像她那样,做一位能为病人带来温暖和爱心的护士。”

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下,贾芸的视力慢慢地恢复了,她不仅重新返回了护理岗位,而且经过不懈地努力成为了一名糖尿病教育护士。“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可以帮助别人。别人帮过我,我也想去帮别人。其实在我卧床的日子里有很多的亲朋好友来探望我,但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同时也带走了安慰与希望,留下的仍然是孤独和担忧。因此,我希望通过现在的工作,把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技能、自信心教给患者,不是任何人能带走的,而是能够真正留给他们自己的。”

 

因为他们,我不能放弃

在2006年,由贾芸负责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获得上海市护理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护理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项研究前后共做了3.5年,期间贾芸共发表9篇论文。谈到这段经历,她感慨良多:“护士做课题研究是很辛苦的。一缺经费、二缺人力物力。一个课题做好了,与一个团队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科主任刘伟教授、护理部赵爱平部长、以及我的同事们。有了他们的支持,才有我今天的成绩;从他们身上,我也获益良多。”

家人的理解也给了她极大的支持。有时她的先生要陪她一起,背起行囊,冒着40度的酷暑,亲自去患者家中做调查访问。因为实在太忙,女儿从生下来到3岁,她基本没怎么管过,全靠公公、婆婆在照顾。“他们二老都是医生,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对此贾芸深感愧疚,“我的家人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甚至70%~80%的成绩应是他们的功劳。”

那些义务参加研究的糖尿病志愿者,也都是无偿地在做工作,并坚持每个月参加授课。有的患者身体不舒服,也会让家属代替自己来参与这项工作。“很多次因为种种原因而做不下去的时候,看到这些执着的志愿者们,他们始终在努力地工作,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她还认为,在糖尿病教育中,不仅要善于利用患者自身的资源,还要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医护人员不能只是一味地说教,真正唱主角的还应当是那些患者,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经历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

 

做出色的业务精英

贾芸曾多次被所在医院评为“科研之星”、“护理骨干”、“优秀教师”。谈到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护士成长为“科研明星”时,贾芸强调,做护士工作要多动脑,而不是简单地去操作,通过科研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

贾芸曾经说过,“科研使我们的护理生涯更精彩”。虽然她并非做科研的专门人才,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最终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这一过程让她收获颇多。“在此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得到提高。因为你在不断地阅读文献,学习新的技能,丰富自己的内涵”,贾芸认为,“如果只是单纯满足于日常护理工作,自身就得不到更好的提高,不进则退。一个专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实践,作为专科护士要不断钻研,努力成为该领域中具有专长的临床护士,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创造健康。我觉得医务工作这一职业,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一名真正能为患者带来福音的护士,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渴望早日学会手语

贾芸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学习手语。在临床工作中,她发现在聋哑人的群体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他们苦于缺乏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没有人能告诉他们如何控制血糖,治疗起来困难重重。她特别希望能抽出时间学习手语,然后去帮助那些患者。当她听说医院附近有教授手语课的补习班时,更是喜出望外。“只要我能学好手语,我就可以与那些患糖尿病的聋哑人交流,给他们提供帮助”,贾芸坦言,“当然会花费自己的一些精力,但看到患者脸上久违的笑容,我特别地满足和快乐。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在上海护理学会糖尿病健康教育学组里推广手语课程,让我们的团队开始在上海地区先做起来。”

在开展患者教育的过程中,贾芸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他们认为糖尿病治疗只是医生的事,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医嘱。“糖尿病日趋年轻化,有些人30多岁就得了病。他们自己没时间去看病,只能寄希望于用最好、最贵的药。糖尿病的特殊性在于并无明显症状,在无声无息之中发生、发展,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悔之晚矣”,她补充说,“因此,我们始终提倡把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上。”

在贾芸的身后,还有成千上万名默默工作着的“白衣天使”。正是她们,以救死扶伤,履行护士天职为己任,始终牢记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誓的誓言:“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在5月12日第97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向那些常年坚守在糖尿病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普通护理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物简介

贾芸  副主任护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全国糖尿病教育和护理学组成员,上海市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糖尿病健康教育学组组长,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健康教育学组副组长,医院护理部健康教育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