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是“3型糖尿病”吗?
(2009-06-08 08:51:04)
标签:
保健养生胰岛素糖尿病王蓉中国健康 |
分类: 博主文集 |
老年性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病变。由于糖尿病与散发性老年痴呆(sporadic AD,SAD)在很多方面存在共性,因此国外有学者建议,可将老年痴呆症命名为3型糖尿病。
老年痴呆是“3型糖尿病”吗?
对于糖尿病的分型,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3型糖尿病”究竟如何定义?日前,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实验室副主任王蓉博士。
老龄化凸显AD风险
据2006年全国老龄委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4.9%上升至2000年的7.2%,此过程仅用了18年,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预计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97亿,8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1亿。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65岁以上AD的患病率为5%,70岁以上为10%,80岁以上则高达30%。估计至2050年,中国的AD患者将达2000万人。假设AD病人的治疗费、护理费、家庭成员误工费等按每年人均1万元计算(参照国外标准推算),届时中国每年将为AD患者投入2000亿元。这样沉重的经济负担将不仅严重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可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发病机理仍众说纷纭
目前对AD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之所以难以治疗,原因在于人们对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无确切认识。据王蓉博士介绍,老年性痴呆症可分为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两种。家族性AD较为罕见,可以追溯到有家族史的家系。大多数AD为散发性,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存在多种解释SAD的假说,最主要的两种是Aβ沉积学说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学说。正是由于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因此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发病则不能逆转,最多只能是延缓症状。
糖尿病脑病曾作为拟AD模型
谈到对糖尿病与老年性痴呆症的联系,王蓉博士介绍说,她们研究室在10年前就开始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那时还没有动物模型,原因是在动物体很难模拟出人脑的两大病理特征,即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最初我们想从模拟AD的危险因素来着手。当时只是知道存在一种现象,即在糖尿病晚期时,病人会出现脑功能的退变。至于糖尿病与神经功能有何联系,那时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我们就使用严重糖尿病的动物来模拟具有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来做动物实验。当时我们称之为糖尿病脑病。这样做了七八年之后,发现国外也有了类似的报道”。
“3型糖尿病”的提出
1993年,国外学者报道了脑室注射链脲佐霉素(Streptozotocin,STZ),可使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并降低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后来,Hoyer用相同的方法观察到大脑局部的葡萄糖利用下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长时间减低、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Hoyer认为此种造模方法抑制了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可作为SAD的动物模型。2002年,Hoyer首次提出了脑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导致的SAD就是2型糖尿病的脑型(当时还未称为3型糖尿病)。2005年,de la Monte课题组首次阐明了SAD作为3型糖尿病的新观点。3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脑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即出现胰岛素抵抗,但却伴有脑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对维持神经元存活起着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受体水平也降低。这类病人可同时存在糖尿病或外周糖代谢异常。
新观点被接受仍需时日
王蓉博士特别指出,3型糖尿病的这种观点目前并不被内分泌医生所接受。因为这只是SAD研究中的一种说法,知道这个概念的人并不多,此方面的报道也不多。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胰岛素不仅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且能在脑组织内合成,脑组织存在胰岛素及其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分子,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胰岛素不仅能调节糖代谢和能量代谢,而且具有很多生物学功能。这是对胰岛素的一个新的认识。
3型糖尿病只是脑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发生了脑内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可以伴有糖尿病的症状,如高血糖。“糖尿病脑病通常指1型和2型糖尿病合并的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是神经元胰岛素缺乏和/或其他信号转导障碍所致,3型糖尿病主要限于脑内胰岛素功能障碍,但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外周胰岛素抵抗。以前人们认为,糖尿病导致的血管改变在先,神经改变在后。但目前的研究提示,神经病变可能先于血管病变发生。”
AD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前人们对AD的了解程度远不及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发生AD的几率比正常老年人高1倍,目前仍没有很理想的治疗措施。治疗药物主要有安理申等。另外,家庭护理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如果护理得好,对家庭、社会都有利。老年性痴呆症的病人,由于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容易产生不安和抑郁。为此,王蓉博士建议,护理痴呆的老人需要特别亲切,使病人有一种安心和安全感。要让病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沟通,治疗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强迫病人做无法完成的事情。这类病人认知力下降,容易走丢、摔伤,不要做伤害病人自尊心的事,不要让病人单独外出。如果病人完全卧床,要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病人出现躁狂、吵闹,要适当地对症用药。
相关链接(加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目前诊断首先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痴呆的诊断,然后对病史、病程的特点、体制检查脊神经系统检查、心理测查与辅助检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出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才能诊断为AD。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较多,但临床疗效均不确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策略有:①增加脑内乙酰胆碱浓度的药物;②促进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或提高其神经传导功能的药物;③减少Αβ的产生或促进其降解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