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出版的垃圾图书——《明清进士录》
(2008-09-26 00:00:00)
2006年6月9日托人从北京买来中华书局2006年3月第1版《明清进士录》,粗粗一翻,错讹比比皆是,这真是一本大胆而胡闹的书。作为一部古代科举方面的工具书,一是要搜罗全,二是要考订准确,这是最基本的。可是这部《明清进士录》收录非常不全。以康熙十八年为例,这一年共有151人考中进士(不含博学鸿词科考试),可《明清进士录》却仅收18人(见819-821页),此外,还收了博学鸿词科进士1人(钱金甫)。我们不禁要问,此书收录的标准是什么?本年考中博学鸿词科的有50人,其中包括朱彝尊、陈维崧等著名文人,这些人为什么不录?这本书的主编潘荣胜在《前言》中说:“对拿不准和重复的条目,做了大量删减。”这真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不解决问题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最痛快的办法。”拿不准就删掉,这科学吗?更何况上海古籍出版社早就出版过《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中华这本也将此书列为《主要参考书目》,应该说从人名和年代上来说,没有什么“拿不准”的。就是传记(这本书所谓的传记一般是三言两语,简略得让人失望!)朱彝尊、陈维崧等人的传记材料也很丰富,为什么不录?更为要命的是这本书的硬伤太多,已经无法作为工具书使用。看看以下几个例子:第507页,“王象乾”条:“弟象坤,举嘉靖进士。”王象乾兄弟3人,象乾、象贲、象晋,其中象晋举万历进士。第614页,“王象晋”条:“从兄象乾、象春举进士。”王象晋与王象乾是亲兄弟,不是“从兄”,王象春是王象晋的从弟,也不是什么“从兄”。第633页,“王象春”条,小传中说到王象春是诗人,却漏掉了他的著述《问山亭集》和《齐音》。王象春是明末山左诗坛名家,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列入,更何况《齐音》还有济南出版社的新印本。第739页,“赵进美”条:只有生年,卒年打了“?”。赵执信《饴山文集》中有赵进美的《行实》,明确记载他的卒年是1692年。《赵执信全集》有齐鲁书社新印本,编者也懒得下功夫查找。赵进美号清止,著有《清止阁集》,这书却错成了《清政阁集》。第768页,“唐梦贲”条:“贲”字应为“赉”字,形近致误。此人曾为《聊斋志异》写序。第821页,“赵执信”条:列举赵执信著作5部,错了2部。《因园集》错成了《固园集》,《声调谱》错成了《志调谱》。这两部著作都收进了《四库全书》,不知道的还认为是此书编者发现了赵执信佚著呢!第833页,“梁佩兰”条,“陈恭尹”错成了“陈慕尹”。陈恭尹是“岭南三大家”之一。哎呀!匆匆翻阅了一点,竟然有这么多错误,真是倒尽了胃口。中华是老店,代表咱国家的古籍类书籍出版水平,校对这么粗疏的东西也能印刷发行?!真丢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