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翻译家王际真

(2007-01-25 17:33:27)

《红楼梦》翻译家王际真

陈汝洁

王际真(Chi-Chen Wang1899—2001),字稚臣,原籍山东省桓台县索镇镇马家村。王际真出生于良好的文化家庭,其父王寀廷(18771952),字贡忱,光绪癸卯科进士,丁未会考,分发广东。民初,曾任山东省副参议长,主修过《重修新城县志》。他多读异书,遵古学而不薄新知;喜好收藏,于古籍碑刻,书画鼎彝收藏颇夥。建国后,他将平生所藏悉数捐献给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见《王氏家谱@贡忱公轶事》)。

王际真早年毕业于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辛及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及新闻学,获学士学位。曾任纽约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东方部职员、哥伦比亚大学汉文教员。在美国,王际真将《红楼梦》节译为39节和一个楔子,后半部故事作提要式叙述,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于1929年由美国纽约多伯里台杜兰公司出版,同年,英国乔治路脱莱西公司出版伦敦版。 1929617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75期曾刊发署名余生的《王际真英译节本〈红楼梦〉述评》一文,文中评价王译本的特色说:“总观全书,译者删节颇得其要,译笔明显简洁,足以达意传情,而自英文读者观之,毫无土俗奇特之病。……故吾人于王际真君所译,不嫌其删节,而甚赞其译笔之轻清流畅,并喜其富于常识,深明西方读者之心理。《聊斋》《今古奇观》《三国演义》等,其译本均出西人之手。而王君能译《红楼梦》,实吾国之荣(转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三辑)。”1958年,王际真将节译本《红楼梦》增补后,由吐温出版社再次出版纽约版。王译本《红楼梦》虽然只是原书一半回数的节译本,但在杨宪益、戴乃迭1978年合译英文全译本出版之前,王际真的译本一直是英美最为流行的《红楼梦》版本,在西方颇受推重。因此,红学研究者在评价《红楼梦》各种译本时,高度评价王际真译本在推动《红楼梦》在西方英语读者中流传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除去翻译《红楼梦》外,王际真还翻译了名著《醒世姻缘传》、《吕氏春秋》等古代典籍,也翻译过沈从文的《龙朱》等小说。

    王际真是著名翻译家,而且与中国现代文坛上“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沈从文均有交往。沈从文在1980年访美后,写有一篇题为《友情》的文章(见花城版《沈从文文集》第10卷),记述了他在美国期间与王际真会晤的情况,并追忆了他们以前的交往,文中写道:
    一九八○年十一月,我初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小型的演讲会讲话后,就向一位教授打听在哥大教中文多年的老友王际真先生的情况,很想去看看他。际真曾主持哥大中文系达二十年,那个系的基础,原是由他奠定的。即以《红楼梦》一书研究而言,他就是把这部十八世纪中国著名小说节译本介绍给美国读者的第一人。人家告诉我,他已退休二 十年了,独自一人住在大学附近一个退休教授公寓三楼中。……

我和际真认识,是在一九二八年。那年他由美返国,将回山东探亲,路过上海,由徐志摩先生介绍我们认识的。此后曾继续通信。我每次出了新书,就给他寄一本去。我不识英语,当时寄信用的信封,全部是他写好由美国寄我的。一 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一年间,我和一个朋友生活上遭到意外困难时,还前后得到他不少帮助。……(沈从文《友情》)

 
     在美期间,沈从文“曾两次电话相约两度按时到他家拜访”,并记录会面时的情况说:“他已经八十五六岁了,身体精神看来还不错。我们随便谈下去,谈得很愉快。他仍然保有山东人那种爽直淳厚气质。”(《友情》)

王际真一生因大部分时间在美国生活,国内很少有人提及他。在西方,他因英译《红楼梦》和鲁迅小说而广为人知。加之他与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人有交往,因此,深入研究王际真的生平与学术,无论是于中外文化交流史,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有一定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