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名师的现世报
(2020-06-28 20:35:57)
标签:
侯国金华侨大学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 |
分类: 鄂冶猴哥其人其文 |
省级名师的现世报
侯国金
从1981年开始教书,历经初中、高中、农中、电大、湖大、上外、复旦、川外、华大,教书育人已有39年,到明年满40周年,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没想到这个年度的考核中,本科生给我的评教是全学院120教工中的倒数15左右。
我不知道评教的价值,它只是教学双方互动游戏的一个过程。但学院的年度考核要求,优秀等级必须是评教在倒数15以上,大概是说至少是中等。我问了一个老本科生,他说,“学生评教发生在考试之后,我记得分数有5个选项,最高95 最低55。”我猜测其他三项应该是65、75、85。
我不求第一第二,但自知是教书育人的老手,且诸方面格外用心,不论如何都想不到是这样的评教值。
我得分低的缘由大致如下:
1)严格要求。(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可是当今的学生几人喜欢严格的老师?有几个老师严格或者敢于严格?若有老师严格对学生,你就不怕死吗?不是他死就是你死或者都死?万一学生不高兴了,弄出一出跳事件,可能是当事人老师全责,这是什么混账逻辑?)
2)布置和检查作业。(布置、批改、检查、点评作业是教学的一部分,怎能剥夺剔除?不做作业还算学生吗?我秉承这个理念,长期坚守底线,但也降为抽查。即使如此,想必他们也不乐意。)
3)不许迟到早退。(教师不论是家事、国事、天下事,只要迟到或早退,都是不同程度的教学事故,遑论忘记来上课也即旷工。那么,为什么允许学生迟到早退?我要求准时到课堂,而且说所谓的准时一定是提前三五分钟,不能让老师等学生。只有学生等老师才是常态。)
4)轻易不准假。(我不让学生随意请假。所谓“随意请假”,主要指“身体不适、我父母想我了、我想父母了、我表弟要订亲了、我堂姐要结婚了、我要到厦门做临时导游”等缘由的请假。即使班主任准了假条,我也要扣分的——总分的5分。旷课一次扣10分,扣30分者,不用/不许参加期末考试。)
5)不许玩手机。(我不主张课堂上玩手机,即使是或真或假的查词典也不鼓励。课外若是用手机查东西或进行一定的课外在线学习,无妨无妨,但课堂上还是专心致志地参加课堂教学吧。硬要玩手机,我一定没收,直到他写悔过书和背诵莎士比亚的一首诗歌为止。)
6)考试不放水。(出题要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如全国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语言学概论的考试,而非根据校情或班情而拟出水题水卷。考前不划范围,不给所谓的真题,不搞考前辅导。我要求学生裸考,就是只带一支笔进考场。另外,也不许他们要分,我也不打人情分。对补考者和缓考者没有格外的同情和照顾:补考卷早就提交教务处了,其难度等同于正考试卷的试题。)
7)大班上课。(我可不喜欢大班上课,但由于师资不足,学院让我合班上课,结果有60人左右。我知道这样的效果肯定小于小班上课。但是,大班上课,不是我的错。)
8)裸讲。(教学课件ppt我不反对,我答应学生,每次课之后或者在期中、期末拷贝给他们,但课堂上我不用ppt。我一直认为,很多情况下的ppt播放是浪费时间,是偷工减料。我相信干讲,就是传统式的一人主讲。我没反对对话或问答吧?我也不反对少数情况由一两个学生进行陈述、代讲以及随后的小组讨论。裸讲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如同方清平的单口相声,那是铁嘴硬功。由于ppt的滥用,有口才的高校教师越来越少了。)
9)全英语授课。(我坚持认为,英语专业教师要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我以主要用其他语言或方言上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为耻。虽然翻译课等可用双语,但我坚持全英语授课的基本原则。问题是,多数(尤其是高年级)老师的教风的先摄作用,加上学生的英语听力有碍,不喜欢全英语授课也就不奇怪了。(至于对外国教师,其期待值本来有别。)显然,我的全英授课被边缘化了。)
10)要求他们提问。(课堂的末尾总要腾出5至10分钟提问,号召他们问有价值的问题。对不问问题,或者只问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我有时会批评几句。我说,不会问问题,其实就是没好好听课,就是没好好学习。显然,学生不问问题成了听课的病态常态。)
11)上高年级的专业难课语言学概论。(高年级的学生有学疲倾向,失却了当初的热情。高年级的语言学和文学应该是最难最专业的课了。如果说文学课(尤其是文学赏读)本身具有趣味性,似乎好上些,那么语言学,至少对很多人而言,是枯燥乏味的。若如此,我上语言学课本身就是挑选了不可讲、不好讲的课程。当然,语言学是我的挚爱,我乐意冒险授课,但即使我揉进了趣味性、时代性、语用性、文学性等,还是难以像小丑一样逗乐。教师不是小丑,不是小品演员,不必以包袱取悦学生。当教师急于取悦生徒时,教书育人的伟业也就彻底崩溃了。)
12)在老面孔面前上第二门课。(一般说来,学生不喜欢听一个老师的两三门课,原因是会造成审美疲劳。但学院师资有限,学院领导又夸我是“多才多艺”,“能者多劳”,于是,我勉为其难地在三年级重复上课(选修课,也即不是全都选我的课),结果是审美疲劳,见侯生厌吧。)
改革措施:
1)对一个学院的名师类、教授类,或者公认的优秀教师,若干年内予以“免检”待遇,也即不需要学生评教。(正如绩效工资的计算中,对公认的最辛苦的学院教学秘书的绩效考量,最然不好计算,却总是往高处挂靠。)
2)如果让学生评教,应该占30-40%,专家学者评教占60-70%(专家学者评教可定为5年一次)。
3)根据2),评教前的专业课成绩在全班处倒5名以外的学生,没有资格评教。
4)根据2-3),凡是被当众批评的学生没有资格评教。或者
5)根据2-4),全班成绩前十才有资格评教。
6)评教前,学院应该给学生辅导如何评教,至少让他们知道严格、认真、负责、专业好、研究好、口才好、备课好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不能意气用事地给一时不喜欢或者批评过自己的老师55分,要有学业良心和学术良知,因为,一个55分就足以把他拖下了水,以后就没有好老师教你或教你的子女了。
我平时指导教师,例如给师资班、师范班上课,指导年轻教师上课夺奖,给某些“青椒”搞研究传帮带,做华侨大学全英语授课资格认定的评委,等等,简单地说,这个年龄和教龄的我,不仅教学生还教教师。我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教研方面是多面手,是双丰收,著作快等身,荣誉小丘陵。说实话,到这个份上,即“省级名师、鹭江讲坛报告人、特聘教授、高级人才”,我已经不在乎别人(领导、同事、学生)对我授课的评价。但我们“庙堂英语”(高校的英语教学)硬要采用“江湖英语”新东方英语学校的学生评教举措(以此决定教师的去留和工资高低),窃以为这不仅是东施效颦,而且是西施效东施。英语系的几个同仁听说我的末位丑闻后都大惊失色。当我被评教为倒数第一时,我国的外语教育也就走向辉煌了。
说了上面的这些,是杞人忧天地担心和关心我国外语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说的是华大外院一个小我的小事。最后,以此检讨:
省级名师的现世报
让我上大班
一门又一门的审美疲劳
沿袭朱自清朱光潜朱纯深的传统
好像自己也是葛传椝或是陆谷孙
表亲堂亲订亲结婚的假条决不准奏
上课迟到者台前罚站至少五分钟
电子商务时代了还布置作业还抽查作业
交头接耳的睡觉流哈喇子的
视力听力超好如旧的我
课堂玩手机
若要赎回就得手写深刻无比的英汉对照悔过书
外加准确流利地背诵莎诗一首
每次课最后五至十分钟一定是Q&A问答环节
问吧问吧亲们
不问问题或者问题太浅我都不高兴
休想让我划考试范围而且真的不给真题
要的是认真学习认真复习认真裸考
蒜你狠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