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人在旅途 | 
 
蕉岭一日游
 
 
龄是一个年轻漂亮、幽默风趣、学识渊博而又富有气质的女人。她的娘家在台湾,所以,她打趣说:“你们大陆最好的产品就进口到我们台湾去了,所以我这个最漂亮的女人就出口到你们大陆来了。”她的丈夫是香港人,他们是留学加拿大时的同班同学,结婚后一起到我们大陆来投资办了这个酒厂。她开着一辆六七十万的汽车来接我们,一行大大小小八个人挤在一辆车里,不过里边空间比较大,我们把孩子抱在膝上,竟然不觉得特别拥挤。可能是平时比较少坐车的缘故,坐着这辆几十万元的豪车,我们母女俩竟然还晕车,真是不给面子。坐在车上,因晕车,所以没怎么去看窗外的风景,但看着车内的几个人:有曾留洋海外且家产千万的老板、有高校的教师、有小学的教师、也有幼儿园的教师,我不禁感慨:朋友间只要以诚相待,其它的类似地位、财富、学识、地域等东西都可以是无所谓的。
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从市区来到了“玉纯酒厂”。酒厂成立于2003年,坐落于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蕉岭长潭旅游度假区,占地大约一万五千平方米,环境清幽,空气清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酒厂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谓“玉纯”,“玉”,即是该厂主要采用美国引进种植的甜玉米为原料。“纯”即是该厂生产的酒以“香醇”作为主要特色。该厂不仅生产几种白酒,而且生产糯米娘酒、白糯米酒,并不断地研发着几种产品。虽酒厂成立时间不长,但由于酒的质量比较好,所以还是很快打开了市场,在梅州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下车后,首先见到的是一个空旷的大草坪,草坪里栽满了花草,虽是严冬季节,但这里仍然鲜花盛开,颇具南方特色。草棚的旁边是一个凉亭,凉亭上缠绕着一些藤蔓,仔细一看,原来是金银花和鸡蛋果。金银花已经开了,黄的,白的,点缀在藤蔓之间,虽不多,但仍显眼。鸡蛋果硕果累累,顾名思义,果形大小真如鸡蛋般大小,绿绿的挂满枝头。据说现在还不成熟,是酸的;成熟以后是黄色的,味道变得又酸又甜。不过,龄的婆婆说:“现在虽还不成熟,有点酸,但还是可以吃的。”同行的女儿的张老师刚结婚,听后很快就去摘了一个,大家笑她说:“啊,还挺有成绩的,这么快就想吃酸的了。”弄得她挺不好意思的。看着她这个样子,我猛然觉得:其实人羞涩时的样子是很可爱的。到人变得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所谓的时候就变得没有味道了。
在草坪上站了不久,酒厂的一个主管就带我们去参观,看来,作为一个大型的酒厂,这样的参观他们并不少见。整个参观的过程,由于走得快,我又忙着拍照、录像,所以来不及细看。不过这已经够给面子了,因为他把我们带进了所以的场所,包括藏酒室、实验室等地方,而普通的游客只能通过每层的透明玻璃观看里边的情景。只记得里边一层又一层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存酒的陶罐,黑乎乎的,大的能装近千斤酒,小的大约装几十斤左右,大大小小的罐子上贴着酒的进罐时间。那个带我们去的酒厂主管说:“像这样的酒,他们调好后要放进罐里存放,因为酒放在陶罐里面能进行化学反应,使酒更纯,更好喝。别的很多酒厂调好酒后就马上进入了市场,而他们的至少要存放半年以上。”看来,他们的酒好喝,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啊。从楼上下来时,龄指着一个长长的的铁皮管道对我们说:那是吸米的管道,底下是一个粮仓,要蒸饭做酒时,就用机器把米从一楼抽上来,是完全自动化,所以,整个酒厂只有十多个工人。她还告诉我们说,整个酒厂的能源都用电,没有煤,没有烟雾、尘烟,所以非常环保,对酒的质量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真是一个现代化的酒厂啊。
参观完后,我们就去了旁边的一个酒店吃饭,值得一提的是,龄特意给我们带一瓶她们正在研发的玉米娘酒,她给每人倒了一杯,观其色,清亮、冰洁,酒清而玉露,看无色,动有光;闻其香,浓香馥郁,馨芳沁人,余香悠长;浅啜一口,柔和绵甜,清冽净爽,暖流入,心气长,空杯久留香,真是好酒啊!她说:“她的酒虽糖分高,但一点也不放糖、糖精和酒精,完全是靠原材料酿造出来的。她们宁愿工厂倒闭也不做假酒。这种酒还准备申请国家专利呢。”我们真是有口福啊,准备申请国家专利的,还没推上市场的新酒让我们给先尝了。
吃完午饭,我们回到了酒厂的草坪上的石凳上喝茶,端上来的茶清而黄,又香又纯又滑,没喝出是什么茶,也没问,但觉得很好喝,所以多喝了几口。以前很注意品茶,特意去看过有关茶文化的书籍,但现在好久没有去涉足了,已经生疏了。龄为我们拿出了很多茶点,都是从香港、台湾带过来的。大人们喝着好茶,吃着高档的糖果,沐浴在午后冬日暖阳下,漫无边际地聊着;孩子们自由地在宽阔的草坪上玩水,奔跑,打闹。此情此景,真是人间天堂啊!
大约四点多的时候,我们便去摘草莓。草莓地距离龄的酒厂不远,驱车一会儿就到了。这块草莓地坐落在一片田野之中,周围的田野上,水稻早就收割完了,短短的,黄黄的禾秆在风中矗立着,远远望去,宛如一块沙漠。草莓地大约有六亩地,一畦一畦的,草莓的叶子还还不是很茂盛,但这一片并不浓的绿,倒也像是沙漠中的绿洲。我们下车以后先讲价钱,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好久,种植草莓的人才答应每斤从7元降到了6元。其后,我们八个人便来到草莓地里亲自动手采摘草莓,体验这种这种和泥土、果实亲密接触所带来的快乐。下到地里,乍一看,成熟的红色的草莓并不多,但仔细地看看,在叶子里翻一翻,还是发现了不少。一大群人像放飞的小鸟,一会儿这个惊呼:好大喔;一会儿那个高叫:好红喔。大家甚至马上拿一个放到嘴里,品尝这最最新鲜的香甜,没有往日的讲究和矜持。在大家忙着采摘、照相的时候,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草莓地,发现草莓地上插满了自制的红旗,还有几个衣服做上去的假人,种植人说:这是用来吓鸟的,冬天到了,小鸟的食物少了,所以经常来偷吃,所以做了这些来吓唬吓唬它们。草莓地旁边,是两个简陋的窝棚,显然这就是种植人的住所了。他们说,他们一年到头都住在这儿。我问他们:你们这样种草莓,生意怎么样。女人说:那要看天气、产量和价钱了。就说前几天吧,这里下了几天霜,把百分之九十的花都打坏了。我一看,却没发现什么异样,她先摘了一朵花,叫我看花蕾里边,说里边已经黑了,长不成草莓了。然后,又摘了另外一朵,指着说,健康的花应该是这样白色的。经她这么一解说,还真的看出来了。看来,果农种植草莓不易呀。大约一小时的光景,我们就采了一大篮,虽然花了我们几十块钱,显得比市场上昂贵,但这种田园乐趣却是市场上买不到的。
采摘完草莓,我们就回家了,玩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孩子们很快就在大人的怀里睡着了,我们几个坐车的大人也歪歪斜斜地靠着。只是辛苦龄了,一路跟我们一样玩,一样的消耗精力体力,现在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却还要开车安全地把我们送回家。友情无价啊——只要她愿意为你付出,她就不会管你是谁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