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到川西高原采风去了,刚回来,还是先发新疆的片子吧。)
到了吐鲁番,坎儿井是必须看的,因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一千多条,全长约500O公里。

进入吐鲁番,这里是游客服务中心。

坎儿井博物馆

坎儿井乐园内的伊斯兰建筑



坎儿井被新疆各族人民誉为生命之泉

园内遮天蔽日的葡萄架


实景雕塑:介绍坎儿井是如何建成的。坎儿井就是利用竖井分段开挖的地下暗渠,用来汇集山前冲积扇的地下水,自流引出地面进行灌溉的水利设施。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下面看看真实的暗渠

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井底下ISO用到了2500--3200

清凉透彻的水沿着这地下渠道静静地流向前方



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在井下看天上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这是商贩们销售的用坎儿井的水浸泡的不知名的石头,当然新疆是出玉石的地方,无法辨别也就不敢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