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的天书----金口河大峡谷(二)
千仞绝壁险峻幽(摄影)
金口河大峡谷位于大渡河下游的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以险恶汹涌而著称,它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它在进入四川盆地之前,横穿了盆地西南边缘最后一道门坎──瓦山,形成了最大谷深2600多米的壮观秀丽的金口河大峡谷,并切割出由前震旦系峨边群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峡谷区的岩层近于水平,层层叠叠,尤如巨厚的天书,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尤其是峡谷内广泛分布的震旦系石灰岩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如画如雕的山景峰景石景,也形成了奇特的深不见底、窄如刀缝的绝壁深涧地貌。正是它,造就了这壮观的峡谷、醉人的风光。也造就了寻奇探幽、观光休闲的这一胜地。




从半山腰看下去,大渡河水现在有点混浊,但冬天是清澈、柔美的,下到谷底,温柔的河水变成了不羁的野马,在群山间奔腾跳跃,发出阵阵的巨吼,抬头仰望,天空聚为一线。两岸绝壁如刀切斧砍一般,山体上褶皱明显、层理分明,记录着这里10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


峡谷河床海拔约在600米左右,高差非常惊人,峡谷两岸山脊的平均高度都在2600米左右,峡谷平均谷深约2000米、最大处约有2600米。由于谷底宽度仅70—200米,有的地方局部还小于50米,当人在峡谷中行走时,会很容易感觉到幽、深、雄、奇。


(成昆铁路经过的山洞)


在大峡谷的北岸,矗立着海拔3236米的大瓦山。这是一座二叠系玄武岩构成的平顶山,地质结构与峨眉山、瓦屋山相同,但与二者截然下同的是,大瓦山为四面均是绝壁的孤山,高差可达800米~1000米。山顶平台古木参天,雄浑开阔,远望如突兀的空中楼台,其景象之壮观,尤胜峨眉山、瓦屋山一筹。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