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之旅随想录(连载二十三)配图
离开那根拉山口,海拔高度逐渐下降,道路更加平坦,视野更加开阔。汽车行驶在一马平川的高原上,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圣湖纳木措已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圣湖纳木措)
我们将车停在扎西岛,这里已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布满了数十个帐篷,主要是供游人就餐或住宿。车一停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朝湖边走去,那里已集聚了很多先到的观光客。
纳木措湖,藏语意为“天湖”, 是西藏三大圣湖——纳木措湖、羊卓雍湖、玛旁雍错湖——之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彻透明,湖面呈深蓝色(近看呈碧绿色),浑然一体。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湖泊周围常有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无鳞鱼和细鳞鱼,湖区还产虫草、雪莲、贝母等名贵药材。

(湖中游弋的野鸭)
清澈晶莹的纳木措,深蓝的湖水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藏北草原上。纳木措保持着非常好的原生态景观,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与不远处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构成了真正的人间胜境。纳木措最动人心弦的,是她散发出来的纯粹之美、静谧之美。巍峨雄奇的唐古拉冰峰,屹立在纳木措的彼岸,携来片片白云,沉醉在纳木措的纯蓝里。身临其境,无不感到心旷神怡。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湖边遍布的玛尼石堆)
我站在湖边,为纳木措的圣洁奇妙、仪态万方、旖旎多姿、宁静悠远、如梦似幻陶醉了。阳光下,蓝白相映的纳木错,湖水霞光闪烁,野鸭在湖中游弋,水天之间,仿佛流动着天籁之声。湖边遍布的玛尼石堆,仿佛在述说着朝圣者灵魂的超度。

(湖畔山石上的经幡)
湖畔的山石上经幡在风中飞舞,仿佛传来经幡的密语。那纷飞的五彩经幡,宛如纳木措天空中璀灿的云霞。我拿着相机和DV不断地将我看到的一切摄下,留在我这一生永久的记忆中!

(摄下这一切)
很多游客和我的同伴们正在用清彻的湖水洗脸,我想,他们是在用圣湖的水洗去一身的劳顿,净化自己的心灵。我的双手实在是没空,否则我也会去洗一洗的。由于到纳木措的人越来越多,使这里的藏民也充分地利用起了他们的旅游资源,他们将牦牛打扮得漂漂亮亮,牛颈套上串珠,牛背上铺上富有藏族传统色彩的织布,配上牛蹬,供游人骑上并由主人牵下湖进行拍照,以收取费用。但我始终没有搞懂的是,我看到过的牦牛,包括当雄草原和四川阿坝红原草原上的牦牛都是黑色的毛,怎么这里供游人照相用的牦牛全都是黄白色的毛呢?难道牛毛也是染的色吗?

(他们在用湖水洗脸)

(我的同事骑着漂亮的牦牛下湖留影)
在这里,我听说了纳木措的羊年转湖,那是何等的神圣和虔诚。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果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高潮。纳木湖畔之所以玛尼堆遍布,是因为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湖边的圣山)
依依不舍地,我们离开了纳木措。在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回眸纳木措,惟见几缕幽蓝,一丝雪白,令人梦牵魂绕。如果你到过那里,你就能准确地体会什么是神圣,你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渴望。
再见了,纳木措!那难以释怀的美!我心中的梦!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