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印象
(游记)二
三保庙后不远处有一小山,名叫“三保山”,又称“中国山”。相传郑和当年常到此登山散步,远眺海天,于是后人就在郑和驻足之处修建了一座“三保亭”。关于三保山,流传着一位中国公主和一口神奇水井的故事。相传在15世纪中叶,马六甲的统治者是一位年轻聪慧的苏丹。有一天,一艘中国船驶抵马六甲,船内到处插满了金针。船长给苏丹送去一封信,声明他奉中国天子之命,语告苏丹:“每一根金针代表我的一个臣民,要是你能数得清有多少根,你就会知道我的权力有多大。”苏丹接到信后,思索片刻,命人送去回信,并在船上装了好几袋谷米。信中写道:“要是你能数得清这艘船上的谷米,就能准确地猜出我有多少的臣民,也就会知道我有多大的权力。”中国皇帝知道后,十分欣赏苏丹的聪颖,决定把自己的女儿汉丽宝嫁给他为后。中国公主远嫁南洋时,随行的侍女不下500名,而且个个如花似玉。苏丹大悦,在一块65公顷的山地上专门为汉丽宝公主和她的侍女们修建了宫殿,并把这座山命名为中国山,声称她们居住的地方永远归她们所有。至今,这座山丘仍属于马六甲的华人社团所有。苏丹还为汉丽宝公主在山脚下挖掘了一口井,称为“汉丽宝井”。这井不仅水质清冽甘美,而且不论天气有多么干旱,永不枯竭。当地居民为保护这口神奇的井,特筑起护井围栏,井水至今清澈纯净。关于这口井的由来,另有一说是郑和下西洋时开凿,而且自从三保公喝了这口井的水,
井水才变得如此清澈。传说喝了这口井的水,出门远游或下海捕鱼,遇到风浪会逢凶化吉。如今,它被誉为“许愿井”,据说只要将一枚铜钱投入井内,以后将会重游此地。我虽然没有向井内投币,但我确实看到井内有很多铜钱。

(葡萄牙城山)
然后,我们来到了葡萄牙城山。葡萄牙城山在马六甲市西南,靠近马六甲河口,是马六甲苏丹拜里米苏拉将中国明成祖赠送的金龙文笺勒石树碑之处。明成祖曾封此山为“镇国山”。此山后又称“圣保罗山”。山上有一个古堡,又称“圣地亚哥碉堡”,是当时的葡萄牙殖民者为防范被击败的马六甲王国军队的反攻而修筑的。现在能看到的是一片残墙断垣,只有古堡城门楼依然屹立在门顶。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楼,壁上雕刻着当年葡萄牙军队的许多图案。城堡内几块石碑保存完好,给人类留下了若干历史史实。导游告诉我们,古堡楼壁是由炼铁后的铁渣砌筑的,
非常坚硬牢固。在圣保罗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圣保罗教堂,是葡萄牙总督阿伯于1511年建立的,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几经战乱被毁,但教堂前全身洁白的圣芳济百雕像,虽历尽沧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见。

(圣保罗教堂.圣芳济百雕像)
下一个景点是看荷兰红屋。跨过马六甲河桥,在河的东岸有一个整洁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红色的灯塔和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广场四周都是荷兰式的红色建筑物。它们是荷兰人在东方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大约在公元1641年至1660年左右建成。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筑物就是正对广场的荷兰式红屋。它在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的婚嫁服饰,金、银、珠宝等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荷兰红屋)
晚上我们住在首都吉隆坡珍苑酒店。一个城市的古韵是没有办法矫揉造作的,它是历史人文的沉淀。吉隆坡留给你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惊叹——好漂亮!吉隆坡是一个硕大无比的世界建筑博览馆,外形别致风格各异的建筑遍布全城。它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来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双峰塔,双峰塔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两座相连建筑物,共有 88 层楼高的双峰塔,距离城市地平线有 452
米。这座美轮美奂的特色建筑物的建筑理念是由伊斯兰 5 大支柱思想所激发而来的。它是吉隆坡市政中心范围内,最经典的一座超现代的建筑物。双峰塔内设有交响乐厅,是马来西亚交响乐队及表演艺术团体练习及表演的场所。

(双峰塔)
吉隆坡的夜生活充满动感,到处是多姿多彩的娱乐,爵士乐、乡谣和西方音乐萦绕酒吧、的士高舞厅,一派大都会的繁华景象。在吉隆坡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名菜,除了马来菜、中国菜、印度大餐、西餐外,还有巴基斯坦餐饮和日本料理。
第二天游览了皇宫、国家清真寺、大钟楼、独立广场、首相府、马来民居、珠宝加工厂、手表展示中心、锡器加工厂等。
国家皇宫是马来西亚元首的宫殿,亦是官方活动及重要庆典的场所。它位于皇宫路的一座小山丘上。皇宫内种有整齐美观的绿色梯形草坪及常年盛开的花卉,门口有穿着戎装的士兵在站岗,里边没有对游客开放,我们只是在外面进行了观赏。

(国家皇宫)
而首相府则全部对游客开放,其建筑具有伊斯兰教特色,正中房屋和左右两个紧挨着的房屋的屋顶上各有一个硕大的洋葱式屋顶。沿着大门前的台阶拾步而上,里面全部铺着红地毯,进去的游客全部要脱下鞋子,放在门口。里面有各色各样的房间,每个房间内的摆设各不相同,既有现代化的设施,也有古代的家具;既有现代的挂画,也有古代的壁画。在陈列精致的地方,都用链条进行了隔断。

(首相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