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散文情感时事纪实时尚生活旅行 |
分类: 人在旅途 |
(五)黄龙——今人心醉的人间瑶池
黄龙,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景区面积1340平方公里,地处岷江山脉的雪山脚下,海拔1320 -3570米,是长江水系涪江源头的一条支沟。黄龙四周地势高峻,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达10余座,是大自然雕塑的天然壮丽景观。景区由黄龙沟、雪宝顶、牟尼沟、火焰山、丹云峡五部分组成。而座落其间的黄龙又以它那五彩斑澜、绚丽迷人、层层叠叠的彩池、高低错落、光芒万丈的大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大熊猫等著称于世,享有雄、峻、奇、秀、野的自然风光特色和“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美誉。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区,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9年正式纳入《中国人与自然生物圈》。
黄龙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一条长达7.5公里、宽约350米的山谷中,主景为一条长3.6公里、宽35米——168米的黄色地表钙华堆积体,似一条从雪山上飞腾而下的“巨龙”,梯田般层层错落向上的彩池,大者如排球场,小者如车斗、锅、盆。据统计,五彩纷呈的钙华梯级彩池有3400多个,为纯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最为壮观的岩溶地质奇观。这些彩池在阳光下洁净无尘、流光溢彩、形态玲珑。一位先贤曾评说黄龙:“玉峰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有效保护,使我们今天有幸还能目睹上这一大自然的神奇景观。进入景区,我们从涪源桥(沟口)拾级而上,由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我们目不暇接,啧啧称奇。上行500米,到了迎宾池(龙尾),这里海拔3216米,由小大350多个彩池错落叠置。这些彩池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黄色、绿色、浅蓝色,令人赏心悦目。在飞瀑流辉景点,一道宽68米、落差14米的瀑布飞流直下。上行一公里后,到了金沙铺地(龙身)景点,这里海拔是3397米,举眼望去,清澈的流水下铺满了一层长1.3公里的沙粒,但这些沙粒并没有因水流而流走,仿佛粘在岩壁上似的。由于这里海拔较高,我们同行的同事明显感到缺氧,出现心累、腿软等症状,稍微走快一点就觉得喘不过气,大家只好放慢脚步慢慢上行。为缓解氧气不足的问题,整个景区每上1000米的高度,就有一个氧气站,供游人吸氧。到了由330多个彩池组成的盆景池,又是一番别样洞天。每个彩池宛如一个花盆,每个花盆里均有一或二株造型别致的树木,真是美不胜收,我们只有感叹造物主这神奇的造化。在由580个彩池组成的明镜倒映池,由1036个彩池组成的争艳池、流芳池,映入眼帘的是大小不一、错落有致、高低相间、颜色不同的群池组合,犹如一个个叠加的酒杯,从上倾倒鸡尾酒,一层一层地溢满每个酒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一路经过琪树流芳池、龙背鎏金瀑、玉翠彩池、簸箕海、映月彩池、石塔镇海池后,到了黄龙古寺。黄龙寺,原由三座殿堂组成,位于沟口的罗汉堂叫前寺,山脚的正殿为后寺,前后寺之间为中寺,但可惜的是前寺中寺已毁,后寺仍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即为后寺,后寺是祭祀黄龙真人的寺庙,殿内塑有黄龙真人像,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寺门正中上方悬挂一匾额“黄龙古寺”,匾额采用凸出的形态造型,从左边看去,为“碧水空山”,正中望去为“黄龙古寺”,从右边看去,则为“飞澜流丹”,古人在设计时是颇具匠心的。由于该寺位于三寺最高处,坐南朝北,在这里可观视黄龙沟全貌,人间瑶池尽收眼底。寺内香烟燎绕,游客在这里都要烧上一柱高香,保佑全家幸福安康。看罢古寺,便来到了五彩池(龙头),这里位于海拔5160米的玉翠峰的脚下,是黄龙沟的最高处,距沟口3.6公里,海拔3570米,有大小彩池693个。彩池在阳光下、在周围红、黄、绿树木的映衬下,似层层梯田,呈现出浅蓝、海蓝、浅绿、草绿、橙黄、赫红等不同的颜色,蔚为壮观。景色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忘掉了人间一切的烦忧。站在这里往上看去,玉翠雪山在阳光照耀下一片雪白,闪闪发亮,这是一座常年不化的雪山,正是它,滋养着黄龙这一块神奇的土地,辅助上苍造就了黄龙美景,真是功不可没啊!一路下山,不知不觉走了5个多小时,我们又踏上了奔往九寨沟的行程。在车上,黄龙的旖旎风光和山、水、树、草、石、庙、色的七绝景色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将在记忆里留下终生。经过150公里的行程,下午5时到达了九寨沟,这时太阳隐去,天气又开始变冷,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当晚下榻九寨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