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合自己便是最好选择

(2023-07-04 09:38:21)
报考志愿,摸着石头过河,听专家分析专业利弊,上网查询数据。结合孩子实际,让填报的每个批次志愿都能有效发挥作用,尽量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在每个批次,找到自身最大需求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冲本科,就要放弃学校和专业;计划专升本,就要选择专升本录取率高的地域,放弃最想去的南方城市。选择就业,就会被束缚“双翅”,失去翱翔天际的自由洒脱。想要工资高的专业,就注定职业的艰辛。选择安稳舒适,要能接受工资低人一截的现实。想要有专业壁垒好就业,大学时光便不能得过且过,颓废懈怠。
志愿填报的选择,大概率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方向(当然会有一些人从事和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基本可以想到你从业的单位。参加考试的是学生,志愿填报发愁的是父母。18岁的年纪,不懂就业竞争之激烈,不懂专业选择局限性太多,不懂生活首先是解决温饱,面包和牛奶比诗和远方更重要。
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焦虑,有失眠,有商讨,也有争执,有迷茫,有无力,有选择,也有放弃,有“暗无天日”,也有豁然开朗。所有这些内在的“消耗”,不比体力劳累轻松半分。前期大量工作,即使是“放弃了一些选择”,看似做了无用功,其实是没白费的。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条路,和你选择放弃走这条路,是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层次。此刻“游刃有余”,是理清了思路,确定了方向,缩小了范围,找准最大需求,目标学校和专业便浮出水面。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也能够接受。没有最好的选择,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加法减法
后一篇:消失的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