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书,写人生

标签:
转载 |
分类: 如果旅程 |
雪深是我在博客上认识的朋友,从网络又走进了生活,成为了可以彼此直言,温暖,关心的朋友。雪深和天使的爱情故事一直穿插在我们的交往之中,看着他们的恩爱,当然期间也会有一些小矛盾...没想到,一切在去年的7月戛然而止。
那个七月过得凄风愁雨,我依旧记得告别天使的那一天,台风过境,风大雨大,仿佛天亦在为离人哀伤。
这一年里看着,陪着雪深一日一日走到今天,她无比坚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对爱人的思念,到今天,将这段感情,这份思念集结成册,最终变为永恒的字句。
经历过无法说再见的告别,就会愈加珍惜日子里的平淡点滴。愿我们回头再看时,一切都是最好的。
《“合作社”的日记》终于要面世了,这是留下来的我独自纪念逝去爱人的方式。
其实,博友们都知道,这本书不是他走后的回忆录,文字部分是七年间陆续发在我个人博客中的生活点滴,是我眼望所及的俩人世界,非常局限;书中收录了他的百幅摄影作品,这些会说话的相片是他对这个世界深邃的感受与表达;还有得过全国二等奖的电视散文片《女界》,他摄录的画面,我写的旁白,那是唯一我们共同完成的作品。现在全部集结成册。
七年,虽不长也不短,那是一段很充实的岁月。这些公开的日记,基本上他都读过,读后一笑,不置一词,从不张扬的他默许了我的任性而为。我深知那是非常幼稚的文字,只是记录得真切。
我一直忍不住回头张望。一年来不停地看书,不是突然变得那么爱看书,而是想找到他的去处或是找出点什么来填满我的意识,只有看书是可以让人睁着眼睛做梦的。
最后修编完这本书即将付印的那天,从出版社开车回家,一路泪涌不止。时间太快,一晃竟快到他的周年祭日了,可我还是会突然间愣在那里,脑海中跳出“你怎么就不回家了”的念头。
有个梦境不停重复,梦中我带着他去看病,环境不同,情境不变,我总是在梦中力挽狂澜。。。。。。我知道我潜意识的自责到今天还没有放过我,哪怕理智再三告诉我,我不是学医的,那不是我的错。
当看到桑德伯格写道:“最终塑造我们的,是我们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光,而非浮名虚利。”我有很奇怪的感觉,话说的是没有错,道理也对,她说每个人终将面临这样的别离,我同意,我疑惑的是讲这些干嘛?真有必要没遇到时先知道吗?知道得了吗?无病先求药,有意思吗?借鉴的作用,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我只祈愿所有人不要经历这样的苦痛。倘若能木讷到老,岂不是天大的福份!该来的时候自会知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非常铁面无私,我这点悲痛人间多的是,老天没有对谁特别好或不好。哪怕老天奉上一份美好,然后又撕碎给你看!杨绛先生说“造化小儿”弄人!杨绛先生的通透与淡定是凭空来的嘛?痛苦的确是升华的养份,写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沉重,沉重在于,把这句话告诉有类同经历的人,这句话不见得能拯救别人,还得自性自悟,悟不出来,这句话就永远是别人的。
我只知道我的世界崩塌了,一片废墟!我人生里所有长短、大小的规划和希望都包含着他,这些规划和希望都跟着他一起走了,家不复家。我机械地打扫残坦断壁,内心深处却藏着望不到边的苦海,不想画画、不愿写字、更做不了刺绣,只有受他鼓励而开的淘宝店,勉强逼着我去面对,有事可做,全心投入中也会有放下悲伤的时候,于是努力去延长那一刻,痛苦中反复挣扎,想要逃避却无处可逃。对不起,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坚强,我真不知道我还要痛多久,我说了无数欺人也自欺的话“不用为我担心”、“我很好”。
拥抱痛苦,谈何容易?我甚至希望我不要活得太久,没有他的日子漫长得没有意义。我用很长的时间去体会,我痛苦就是因为这个“我”字,痛在“我失去了他”,换句话说,“他是我的”,我很自私,是人都有走的一天,谁也不是谁的。我的这些痛大多数是“自怜”,那些泪不只是为他流,也是为我流的,为我失去了他的爱、他的给予,我放不下的是我自己!人为什么不能接受“得而复失”,其实本来就不是你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恩典,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一点,该会多么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我真心的感恩,感恩这一切没有更糟,倘若他的病让他生不如死地缠绵病榻,那会是更痛的情形,感恩我还有个女儿,感恩我有那么多爱我的人,感恩我有生之年还有时间可以给予别人,怀着悲悯之心,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我重新拿起笔、拿起针、拿起相机,拿起更多的工具,倘若我能给予自己,便能给予他人。
至于痛苦,没关系,来我身边坐吧,假如你该属于我,那就陪我一起看这所有的幻象,到我生命的最后,止于至善才是唯一的真。
作为合起来“作”的“合作社”成员,他走了,我留下,合作社再也不能兴风“作”浪。这本书是我和他共同留下的一段人生轨迹,让他的生命态度有一个载体,是我想给他的,他若有灵,可能并不在意,他最在意的必是我的安好,我已拼尽全力,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能给他什么。
我相信灵魂之说,相信他只是进入了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他只是像往常那样,背起行囊,步入一个更辽阔的旷野,我站在原地,哪也去不了,胸怀一片旷野,如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