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珈原是“文艺团”的一员,几年前离开我们这一群回了北京,几年后又离开北京回到上海。之所以都用“回”这个字,我真心觉得她绝对有能量把一个陌生也好熟悉也罢的城市变成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家,这对大多数人都并不容易。这一次的回归,她在茂名南路租了一个屋顶的房子,没有多久,这个普普通通的屋子,在她的经营下变得活色生香。
虽然同在上海,但是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在微信上偶尔闲聊几句,约着何时见面,但终因各种琐事,一搁再搁。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为了一次相聚不惜越过千山万水,但是却对近在咫尺显得过于淡定。于是,12月的某个周末,我带着豆同学叩开了她家的门,一起的还有也是久未坐下来细聊的一梅。
我和豆到的早,虽然那一天下着雨,屋里光线不算太好,漂亮的露台也无法欣赏外面的租界风景,但是屋里飘着蛋糕,鲜花,精油的各种柔淡香味,烛火在午后雨中的光线里摇曳,衬着墙面大片的彩色布幔,氛围极好。我很羡慕这样的一个宽敞,自由的空间,觉得很棒,莎珈则一直在旁边纳闷,真的有这么好么?唉,我只能说,如果一个家里有两个恋物癖,再加上一个娃娃的各种玩具,在那样的环境里过久了,真的会觉得这里很好...
拿着手机到处各到各处的拍照,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美。





利落,说服力极强,充满能量的莎珈。

说话永远不紧不慢,声音温柔,但是工作起来非常非常职业的一梅

和莎珈聊起工作或者占星,马上就显露出不同的山水。

出门给豆带好纸笔让她安静画画总是没错的。

一梅说最近大理有些小叛逆,难于管教,我说:来,没事,让豆豆姐姐收了他~

大理这眼神,绝了。

看见蜡烛就觉得是该吹灭许愿的...

好久没有这样的合影了,用这块紫阳花手绢做玄关背景,太美。

临走,舍不得电视里动画片的两个小孩。一梅抓拍的真好。
这张也好喜欢,喜欢大理,愿他们之间也有如我们般的友谊延续。
说回莎珈。
莎珈在公微上这样介绍自己:师从美国职业占星师大卫·瑞雷(David·Ralley),诺·泰(Noel·Tyl),史蒂文·瑞福斯特(Steven·Forrest),苏·汤普金斯(Sue·Tompkins)学习现代占星。专注职业规划,个人成长和亲密关系树立。擅长运用心理学和引导技巧,挖掘个案潜能。20年传播行业消费者洞察经验,IAF国际引导者协会认证引导师。
如今读莎珈的公微,成了我的一件日常。我对占星术完全无知,充其量不过就是偶尔看看星座,而且她的文章也有些深奥,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真心看不懂。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些段落慢慢读懂了,或者说是有了更多的共鸣,偶尔和她交流一下,虽是点到即止,但也受益良多。我喜欢她文章的标题,三言两语,但却是投向湖面的石子,引起无数涟漪。
“因为人人都号称有梦想,命运开始挑挑拣拣”
“维持的感情会越来越淡,能开诚布公的交流是亲密的开始”
“不做事就让位”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我喜欢轻声的交谈低语,我想要更深刻长久”
“最好的出路就是走下去”
“我拒绝最好最圆的月亮”
“再孤独也孤独不过在火星上种土豆”
“越想敲的门,扣的越轻”
“我们终会如愿以偿,即使彼此都不是约好的模样”
“深藏内心的痛,会以纠结的方式言说自身”
“一次离别亦是一次赌博”
“你浪费在独处上的时间,总有一天会以自由来回应你”
......
这些标题总是能让我有很多思考,命题是开放的,每一次看到这些字句,都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对我来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意识占星,以及星座的作用,倒不是为了什么每日每月的运程之类,只是觉得借此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巨蟹是多虑多思的星座,往往会陷入纠结的泥潭,如果是生性使然,无法逆转,那么努力的顺应这些情绪,并跟随情绪成长,便是我要做的功课。
朋友,总是一次又一次可以带来启发,真是要在心中不断的感恩感谢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