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眨眼,一年将尽。很努力的想记录自己的日子,到头来发现好像成了游记...我其实没有那么多旅行的时间,有的只有想出走的心。
12月头里去了次东京,完成工作之余去了趟镰仓,再带两个第一次去日本的小同事去了东京迪士尼海洋。在日本的一周,天气都很美,偏偏去镰仓那天大风大雨...冬天海边的风雨,那滋味,真是谁淋谁知道。
从新宿出发,购买了小田急电铁公司发行的【江の島?鎌倉フリーパス】江之岛镰仓周游票,坐上电车直达片濑江之岛。原本准备去江之岛溜达一圈,没想到刚到海边就变天了,风里裹着雨,冷的瑟瑟发抖,只能在海边遥望了一下。恨不得裹床羽绒被在身上的人,看见穿着潜水衣准备冲浪的,以及穿着短裤在海边拉练的人...我心里千万只寒号鸟在鬼叫...毫不犹豫离开海边,去坐江之电前往镰仓。
【江之电】是(江ノ島電鉄線)是一条连接镰仓到江之岛的铁路线,经过镰仓的主要景点,是镰仓的主要交通枢纽,但它的迷人之处决不只在他的便利,坐着它仿佛可以展开时空之旅,这一百多年来,江之电一直行驶在在历史的街尾巷口,沿着湘南海一路去往镰仓。
【车站入口处的围栏上焊了一排小鸟做装饰,还给穿了一身绒线手编圣诞装!
亚美酱表示没见过这等萌物,于是抢着合影一张...】

【绝对老的有水平的车站,窄轨,电车。
眼前这列车,走进去,车厢是铺木地板的...踩上去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好激动。】


【全程有一段是人车并用一个路面,全开放式,
我特意站在车尾,感觉像是在坐老式的有轨电车,实在是喜欢这样的路程】

【穿过窄到只能容纳车身的日式民居住宅区,车行至开阔处。
湘南海岸线就在眼前。这场景实在太戏剧化,太多电影,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成为经典。】

【远看江之岛,风雨在车窗外,车窗里很暖。】

【季节不对啊~
我只能通过海报遥想一下夏日的海岸线~】

时间有限,这次的镰仓之行,我只安排了最有名的【长谷寺】和【高德院镰仓大佛】。
坐江之电走过最美的几段,从长谷站下车,前往长谷寺。长谷寺建立于天平8年(公元736年)。长谷寺的主佛十一面观音像是日本最大的木造佛像。按照寺传记载,开衫祖师德道上人在奈良县初濑山中发现了一株巨大的樟树灵木,用它雕塑了两尊观音佛像。其中一尊是大和长谷寺的观音像,另一尊据说是应其普度众生的心愿投入了大海。后来,这尊佛像漂到了三浦半岛的长井浦。长谷寺便是为供奉这座佛像而修建的寺庙。
十二月初,居然还赶上了红叶季的尾巴 。当然说起植物长谷寺最有名的是寺中 两千多棵紫阳花,如果是初夏时节来镰仓,那就是完美的旅程了。

【见晴台上瞭望镰仓的海。
这里像极了宫崎骏笔下《海边的金鱼姬》里的场景。】

【原来这座微笑的地藏小佛来自这里。】

离开长谷寺,步行前往高德院,去看著名的镰仓大佛。中国国内的大佛一个造的比一个大,占满山头的比比皆是,于是当慕名已久的镰仓大佛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大嘛。。。

高德院的修建时间,以及大佛的来龙去脉已经不可考,这座高达13.35米的阿弥陀佛青铜塑像在日本仅此于东大寺的大佛,位居日本第二。看着镰仓大佛的感慨,来自他原本不是露天的,而是在一座寺庙建筑之中,但是15世纪末室町时代的一场海啸卷走了所有的建筑,只留下了佛像坐在原地,虽有损坏,但依旧屹立于沧海桑田之间。
镰仓面海,历史上多有地震,海啸。走在镰仓街头,电线杆上多有标注海拔高度。刚开始不解,因为在日本其他地方都未有见过,后来想起前不久看的关于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以及引发的强海啸的纪录片,这才明白这些标高是救命的,当地震来临,海啸警报响起,大家都要凭借身边的这些标高来判断自己是否逃得够高...
镰仓大佛在轮回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重生,双眸之中尽是悲悯。

【亚美酱,你今年去了奈良,到了镰仓。
日本三大古都就差京都,看看明年要不带你去一下?】

离开高德院,再次搭乘江之电去往镰仓站,雨势越来越大,【小町通】虽然小店有些逛头,但是无奈冷风冷雨扑面,在一处老店喝了碗抹茶,便挪不开步子,最终放弃近在咫尺的鹤岗八幡宫,决定打道回府。
回去还是选择坐江之电回到江之岛,一日周游pass用的足足的。
一段旅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一程镰仓之行有些仓促,加上天气暴虐,只能是作为日后再次游走的引子,打个前阵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