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过大理的人都和我推荐沙溪古镇,并且让我一定要住一晚。我其实对古镇的兴趣不是很大,光听到【古镇】两个字就想到诸如周庄,乌镇,朱家角,枫泾,拥挤的人流和千篇一律的小吃店......但当我仔细查阅了沙溪古镇的介绍之后,决定用近两天的宝贵时间去沙溪走一趟。
从大理去沙溪可以包车,但单趟要500元,而从大理去剑川坐大巴,再从剑川搭小巴去沙溪,一个人不过六七十元。经过一番纠结,决定“艰苦”一次。大路上等了一刻钟,开往剑川的大巴便出现了,跳上车,沿着苍山和洱海一路驶去,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剑川车站,接着又开始和各路小巴司机讨价还价,最后坐上一辆运送松茸去沙溪的小面的,坐在大包的香喷喷的松茸里,颠簸在山路上,这样的体验真是用钱也买不来。
历尽快四个小时的辗转,终于抵达沙溪古镇。
“
2001年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入选2002年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该名录中指出:“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寨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一时,不为人知的它,即与意大利庞培古城、埃及国王谷、美国圣托马斯教堂齐名了。寺登街区域不但完整地保留了茶马古道上传统的山乡古集市风貌,还有至今仍在沿袭的鲜活的阿吒力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白族民间乡土文化,为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百度上的这一段是吸引我来沙溪的原因。停留在网络文字里的想象,变成了眼前的画面。

我庆幸在这个游人甚少的初冬时节来到这里。没有熙攘的游客,安静的仿佛可以听见千年古镇旧日时光里所有的回响。任由自己的双脚走过流淌着潺潺溪流的街道,用双手触抚黄土堆砌的屋墙,不问方向,肆意穿行于狭窄的陋街古巷,又有时,或驻足古戏台前,或沉思六百年的黄连树下,又或轻倚在近千年的土柸寨门。

【无所事事的晒太阳,是奢侈。】


【在巷口画上一天的画,是自在】






【第一次看见挂在藤上的葫芦娃们,好激动。主人答应我成熟后给我寄一个来上海】




【六百年树龄的黄连树,能在树下小坐片刻,是缘分】



从东寨门走出,沿着黑惠江,牵手走过玉津桥,正是夕阳西下,川水年复一年的流淌,古石桥上的人来了又去,而我们始终都是历史的过客。




【放牧人带着羊群回家,我就蹲在桥面迎接它们,羊儿从我身边淡定的走过。】


【现在回想,这一刻,白老师正在给我讲绘画里的光影。】

沙溪古城虽然安静,但是也是遍布客栈,虽然只停留一晚,但是还是认真选择了一番,最后确定了黄土墙的“58号小院”,有喝茶的桌子,有晒着太阳占据楼梯纹丝不动的两只狗一只猫,还有晚上看见了银河的露台。是的,人生中第一次看见了银河,漫天的星星像是黑丝绒上洒满了碎钻,我一次又一次裹着冲锋衣从房间里出来来到露台上,仰望漫天星斗,那一刻,甚至感觉自己悬浮在宇宙之中。


【走到哪里,都带着茶具,泡上一壶茶,燃尽一段香,日子必须讲究。】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张嘉佳

加载中,请稍候......